【摘要】:
^论文将通过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在英美法体系下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概述把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必要性,以及独立董事制度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主要作用。在结合典型事例深入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实际应用中的缺陷后,基于我国国情对完善和发挥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可行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独立董事 利弊 公司治理
【正文】:
吸收英美法系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我国于1999年开始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同年3月,原国家经贸委、中国证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动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要求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设立独立董事。中国证监会于2001 年 8 月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证监发[2001]102),标志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步入实施阶段。2002年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2006 年实施的最新《公司法》则是明确地规定了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独立董事。截止2007年9月的上市公司三季报,我国在境内外的所有上市公司都按要求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运行了近六年,总体上来看,它是加强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我国公司制度还不完善,由历史原因所导致的上市公司中股权结构、利益冲突比较复杂,同时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目前仍处于初创阶段,尚有诸多不足之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发现独立董事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逐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合适的独立董事制度。本文拟就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利弊进行分析,也将对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进行积极探讨。
一、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一)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美法系国家,最早是在英美等国建立的一项独特的用于完善公司治理的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是西方国家经济、政治以及法律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利弊分析(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