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出口除了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等相关规则以外,我国政府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以及《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等法律法规。
1978年以来,我国的出口基本保持上涨趋势,如下表(注 7):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出口从1978年以来,基本保持上涨趋势,尤其是加入WTO以来,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时期。从1979年至2005年,我国出口增速的均值为18.10%,标准差为60.74%,表明我国出口增速的波动性比较强。
我国的民营企业出口自从2002年开始分列统计,从2003年至2005年,民营企业出口增长速度分别为152.18%、99.28%和62.06%,远高于我国整体出口增速,民营企业出口在全部出口的比重从2002年的4.23%到2005年的14.73%。
我国的产品出口最初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产品结构升级,我国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也快速增长。如下图(注 8):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2002年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增长速度高于出口整体增长,但是从2003年以来,以上差距逐年降低。
事实表明,我国的出口产品的纠纷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方面。知识产权壁垒成为我国产品出口的重要壁垒。
三、 我国民营企业遭遇知识产权壁垒的情形
我国民营企业随着出口产品的增加,遭遇的知识产权壁垒和纠纷出现迅速增加的趋势。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337调查为例,从2001年至2005年与中国产品相关的调查分别为3、5、7、7、8起,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我国民营企业出口遭遇的壁垒以及潜在的损失数据难以得到,作者仅能根据贸易中知识产权纠纷的情况了解其程度。
2003年1月,美国思科公司起诉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美国分公司,要求其停止侵犯其知识产权。该诉讼持续一年半,2004年7月最终以华为公司同意修改其命令行界面、用户手册、帮助界面和部分源代码,诉讼双方达成和解结束。与此相类似的事件还包括我国DVD生产厂家,先后被日立、松下、三菱电机、时代华纳、东芝、JVC6C联盟以及3C、1C等跨国公司指控侵犯其核心专利;日本索尼公司指控比亚迪在2001年、2002年日本CEATEC展览会上展出的两款锂离子电池,侵犯了其两项日本专利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