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中,外贸企业无疑处在变革的浪尖,机遇与挑战并存,生死存亡一线,如何应对变化,在升值风险下寻求生存的法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我国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出口企业和进口企业为切入点,分析其在人民币升值环境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企业自身和外部支持两个方面提出外贸企业的风险规避策略。
关键词:汇率;浮动汇率制度;国际贸易
[正文]: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升值2%,美元兑人民币1:8.11。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
在重重国际压力下,人民币升值问题讨论曾持续经年,央行公告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人民币升值,这一标志性事件注定将成为中国汇改的里程碑。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及现行汇率制度的特点
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解放后到 1978 年、1979 至 1993 年底和 1994 年以后三个阶段,其间形成了特征各异的汇率制度形式,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过程的分析,有利于加深对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了解,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把握。
(一)改革开放前的汇率制度(1979 年以前)
在这期间,国民经济实行计划化,在外贸领域,对外贸易由外贸专业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统一经营,外贸系统采取了进出同算、以进补出的办法。此时,汇率只是国家预算中的一种会计工具,汇率机制只能提示外贸单位进出口活动中各种利润的变动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变动情况,人民币汇率机制的信息传递功能十分有限,人民币汇率机制对贸易流量几乎没有任何调节功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