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波动都没有的市场是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的。汇率的浮动能让许多中国企业学会在竞争中寻求成长。且小幅升值对出口型企业的负面作用不宜夸大。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的信息已经议论了很久,这已经成为一个公共信息。正因为有了预期,理性的企业主体都会对未来的币值上升作出准备,并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即使有损失也应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实际上中国出口型企业的价格优势是相当强的,与同类竞争对手的平均价格差距在15%以上。人民币升值在10%以内,出口企业仍然具有价格优势。
2、币值上调较承担贸易制裁对外贸企业更为有利
一直以来,“低价”是绝大多数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共同形象,也是其攻城略地的制胜法宝之一,家电、纺织、机械等行业无一例外。但低价竞争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不仅容易引发贸易摩擦,承担贸易制裁的后果,而且产品出口的利润空间微薄。与贸易制裁相比,升值显然是一个更优选择。就今年上半年的中国与欧美纺织品争端来看,尽管取消配额后中国出口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同期利润并没有相应的增长,给美国提供了优质低价的产品,还受到质疑和制裁,国内企业的价格战已经伤及自身。人民币升值恰恰为国内企业提高产品出口价格提供了一个契机。
3、为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要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跨越,就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人民币汇率的浮动恰好给出口型企业提供了这个契机。目前我国虽然对外贸易所占的份额很大,但从贸易中赚到的利润却是微薄的,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适合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的发展了,经历了2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提高经济质量远比提高经济数量更重要。
人民币的升值使得行业中的优势企业将更加占有先机。家电、纺织、机械等行业大多是高度竞争型产业,升值将有利于促进行业进一步的产业整合,更有利于优势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此外,汇率的小幅稳升必将提高中国经济和货币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这将给为中国的企业提供更好的对外贸易条件,有利于中国经济更快地从一个低附加值的出口加工基地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强国,从而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这种外贸模式的转型正是中国外经贸人士一直以来的梦想。
(二)进口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对进口型企业而言,生产成本将明显下降。短期看,由于在此次人民币升值之前,众多进口企业已与外商签订采购合同,在采购价格一定的情况下,由于人民币升值2%,将使这些进口企业大大降低汇兑成本,所降低的汇兑成本将直接转化为经营利润,为企业带来较大经营效益;长期看,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较此前大大增强,在人民币汇率处于继续上升的预期下,将进一步降低进口企业的海外采购成本。
以神龙汽车公司为例,据初步估算,在此次人民币升值中,该公司的汇兑
收益和节约进口成本收益将有6000多万元人民币。武钢集团公司今年上半年
进出口业务量从去年同期的3亿多美元增长至10亿美元,其进口业务量占全省
进口总量的1/3,人民币升值对降低其进口采购成本影响非常明显。
但对进口企业进行细分后,可以发现,受政府保护与未受保护的产业,所遭受的冲击程度不同。进口有管制的产业,即受政府保护的产业,在政府控制之下,不会因人民币升值而增加进口。因此,此类产业并未受到影响。受高关税保护的产业,因有高关税保护,此类产业仍相对有竞争力,所受影响相对也有限。本地产业受影响最大者,是那些没有进口管制,亦无高关税保护的产业,因进口大量增加,加之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价格相对较低,当地同类产业无法与之竞争而被挤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从大国到强国的挑战,其实最关键的是中国整个生产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来决定中国贸易的转变过程。
进口企业应利用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进口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有利时机,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增强在国内市场上对进口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借助进口原材料、零配件价格走低的趋势,发挥劳动力价格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快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投资等“走出去”战略实施步伐,开拓海外市场。但也应提高对汇率风险的认识和把握,时刻防范风险的发生。
三、人民币升值下我国外贸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