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未能构建合理的创建模式
目前关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书籍和理论多如牛毛,但也只能涉及到整个系统理论的某个部分,所创建的学习型组织也只是具备了学习型组织的某几个特征。然而每个国家都有其具体国情,每个企业、单位也都面临着具体的、各不相同的问题。创建学习型组织没有也不可能有完全适应任何组织、任何单位的统一模式。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本企业的模式,采用有效的策略来创建学习型组织。企业在没有对学习型组织的整体构建模式形成一个明确的观念和认识之前,所从事的创建活动充其量不过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而系统性、根本性的组织转型是不可能发生的。有的民营企业的创建方法很简单,就是建立个愿景,或者做个图版上墙,再加上组织几次学习。这说明还停留于做表面文章,而缺少深度的实践。有的民营企业领导自己没有什么思路,而是把这项工作简单地交给某个部门就放任不管。虽然建立了自己的愿景体系,但是往往只关注愿景的提法,而不太关注实现愿景的保证措施,使之成为愿景体系的必要内容。很多理念层出不穷,但是用什么来支撑这些理念,在这些理念之下,有什么具体的实践模型?怎么使它们不仅仅停留在精神的层面?很多地方还缺乏这样的落实,提法很多,就是缺少具体的操作途径和方法。
(三)未能设计出适合自身的创建程序
目前国内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尚处于初级阶段,创建活动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也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而且,国内企业的领导机制僵化,不论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由一个或几个领导说了算的现象,由于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实施推行过程中难于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布局。这体现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程序上,要么操之过急,蜂拥而上,然后又没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后继乏力;要么不能及时跟进。有的企业在不了解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情况下,盲目赶时髦,既不做前期调查研究工作,不对本企业的学习现状进行评估以使创建活动切合实际,也不组织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学习学习型组织理论,不聘请外部专家对创建活动进行设计或指导,而是凭一时心血来潮,随心所欲,走一步看一步。不对企业转型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就草草进行创建活动,必然导致无法创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难于发挥学习型组织的优势。很多人认为创建学习型企业就是进行“五项修炼”,并且又只注重于“五项修炼”的一般提法,不注意它们的运用模型,既局限于“五项修炼”,又局限于“五项修炼”的表层概念,忽视了其它与之相关的事物,忽视了“五项修炼”操作层面可以用做工具和方法的东西。好像只有提五项修炼才是创建学习型企业,人为将这个领域缩小,形成自我封闭。
五、我国民营企业成功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建议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实质在于强大的组织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培育民营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使得民营企业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成长完善,在市场竞争之中取得成功。而在如何培育组织学习能力上已有不少可选择的方法和工具,比如五项修炼、组织学习类型和过程、组织学习障碍的消除方法等等,民营企业需要的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或创造适宜的工具和方法。不同民营企业其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式和内涵也应不尽相同。而只有适宜自身的学习型组织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我国民营企业在建立学习型组织时必须明确这一点,抓住培育组织学习能力这个核心,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创新,打造适合自身的学习型组织,提高组织学习能力。
(一)树立组织共同愿景和学习观念
树立组织共同愿景和学习观念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灵魂工程。树立组织共同愿景对建立学习型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组织学习提供了方向和动力。共同愿景作为全体员工心目中渴望实现的共同目标,能明确组织奋斗目标并鼓舞企业员工为之奋斗,并在奋斗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企业就是要将个人愿景整合为共同愿景,并在企业中树立起来,灌输到员工内心之中去。员工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共同目标,就会激励员工挑战自我极限,努力学习和追求卓越,从而实现组织共同愿景。在缺乏共同愿景的前提下,组织学习只能是被动的适应性学习,有共同愿景时,才会有积极主动的创造性学习。缺乏共同愿景的组织只能听从外在环境的安排,必定难有作为。在民营企业中树立共同愿景就是要通过对员工个人愿景的整合形成共同愿景,并在企业组织中通过不断的、各种方式和渠道的宣传树立起共同愿景,让员工时刻都感受到共同愿景的吸引力,从而焕发出高昂的热情,为实现共同愿景而共同工作和积极主动地开展组织学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社会的变革,首先在于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革。观念上的滞后是学习型组织难以建立的主要障碍之一,只有树立和更新企业组织学习观念,学习型组织才能形成和发展。这种转变,决不能靠行政命令来推行,观念不更新,一切皆空。只有通过宣传、学习与推进,使广大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领导人从中悟出学习型组织的真谛,认识到不学习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而积极投身于组织的学习。而且只有企业员工在观念上彻底更新,才能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同心协力共创学习型组织。拥有学习观念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我国民营企业在树立学习观念时在学习的内容上要注意强调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生存环境的特殊情况,新时代需要我国民营企业培养一种开放观,树立起市场经济观念、法制观念和知识观念等时代所需要的新观念,要在企业中树立起这些学习观念并体现于企业的经营运作之中,唯此方能强有力的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
(二)民营企业领导的积极参与和以身作则
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民营企业的领导人处于十分关键的位置,甚至将决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成败。因此,企业领导必须积极参与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实践中去,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不可能一墩而就的,需要企业投入持续的资源,同时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将遇到许多问题与困难,需要企业领导人激励和带领企业全体员工勇敢面对这些障碍,积极解决从而成功建立学习型组织,这都需要企业领导一贯的强有力的支持。此外,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企业领导人的角色将逐渐发生变化,需要企业领导人的积极参与。首先,企业领导人将逐渐变成教育家。一流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一流的教育家,他们深深地懂得如何把有限的个体力量整合为无限的组织力量。同时,企业领导人将决定建立和健全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学习制度和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制度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促进组织的学习。再次,领导者自身将变成学习者。通过领导者以身作则的学习必将激励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投入,从而早日建立学习型组织。最后,领导者将变成员工的服务员。企业领导将是一个筑台工,筑好舞台,为每一个员工的学习和才能发挥创造条件,从而为整个企业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企业领导的积极参与和以身作则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培育组织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环。
(三)建立促进组织学习的学习制度
建立学习型组织需要建立起促进组织学习的学习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组织学习的开展,提高民营企业组织学习能力。企业的学习制度是指企业中有关如何开展学习、如何鼓励员工学习及相应物质保障条件的规章制度。它是建立学习型组织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只有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组织学习的开展,组织学习才可能在企业中真正长久的开展下去,提高组织核心能力。企业的学习制度将强化整个企业的危机意识,使企业、员工有学习的外在压力,同时健全学习制度,使学习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工资福利制度及晋升制度等有效衔接,形成科学的学习激励机制,有力的促进组织学习。此外,企业的学习制度的建立,涉及到企业内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多方面因素,对企业开展组织学习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保障和制度支持。必须强化学习的地位,将学习作为一种精神。准确把握学习型组织所强调的“学习”的特征,既要强化学习的氛围,激励职工将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内容,又要高度重视组织学习和团队学习,提升组织和团队的智能,改善组织和团队的运行模式。以建立反思、反馈、共享三个团队学习系统为标志,根据各单位的实际,结合过去的一些优良传统,拓展和创新组织学习、团队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将组织学习、团队学习贯穿于各级组织的正常运行之中,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模式。与之相适应要强化知识管理的运用,对于团队和组织形成的知识和智慧,要善于整理整合,使之显性化为“组织的记忆”,构建组织的知识管理库,使之成为可以保存、留传、流动和共享的知识。在创建工作方面也要系统整合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为深度推进提供可资参考的形象化的范例。
(四)培育促进组织学习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组织全体成员在为实现组织共同目标而长期团结、合作奋斗的过程中,在组织范围内形成的一种具有特色的意识形态。组织文化以企业精神为核心,把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企业所确立的发展目标上来,又通过企业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以见于文字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社会心理的形式,对企业成员的思想及行为施以影响和控制。它是把企业员工凝聚在一起,协调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是指导人们行动的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内在稳定性的反映该组织成员共同心理的精神状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文化对组织学习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有力,组织学习依赖的是深藏在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和智慧,智慧运用和知识分享都是无法捉摸的活动,上级无法监督也无法强迫,只有让员工自愿合作,他们才会贡献智慧和知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曾说:“每个人都拥有一些特殊的信息,每个人只有愿意合作时,才会运用这些信息。”也就是说,组织学习需要培养相互信任的氛围促使员工自愿拿出头脑中的知识资源共享,实现组织的学习。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就要塑造支持组织学习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的学习、创造和传播机制,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一个支持组织学习的组织文化应该做到:支持并奖励学习和创新;提倡探索、切磋、冒险和试验;允许犯错,并将错误视为学习的良机;信任和开放,鼓励员工对于现有模式提出怀疑和挑战;加强企业知识的积累和传播;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关注全体员工的福利。在如此的组织文化氛围支持下,组织学习顺利的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变成组织成员的一种习惯,有效促进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开展组织学习实践
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就必须将组织学习实践引入到民营企业日常经营运作之中,体现在企业员工每日的工作中。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基础条件和配套机制都是围绕组织学习实践的顺利进行而展开的。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只有将组织学习实践逐渐引入企业,配套激励约束机制、组织文化取向和外部环境支持等等组织学习的内外促进与保障机制,使之变成组织正常运作的内容,才能使组织具有真正持久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形成长期的核心能力,取得竞争优势,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在开展组织学习的实践中,民营企业应明确系统地解决问题、试验、从自己的过去与经验中学习,向他人学习以及促进组织内的知识扩散等组织学习五项内容,创造具体的形式来实现相应的组织学习。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仔细地了解那些组织学习的障碍,查找它们的起因,搞懂它们的机理,并着手消除之,推进组织的学习。同时要把组织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使得工作与学习相互促进,取得良好的组织学习效果,完善组织运作方式,取得组织成功。对于我国民营企业而言,需要做的就是结合企业自身具体情况积极创新,借鉴和创造适宜自身的组织学习方式,并在组织运作实践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开展,逐渐养成企业的良好习惯,最终成功建设学习型组织。
六、结语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十分复杂和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长期的、持续改进的过程。就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创建学习型组织,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学习理念的建立和日常学习机制的建立,这同样也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强大的组织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将组织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植根于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体现在企业员工每天的工作中,并从观念上、客观条件上、激励约束机制上和组织文化氛围上促进组织学习的开展。这样将组织学习变成企业的良好习惯,使组织具有真正持久的强大组织学习能力,形成长期的核心能力,获取竞争优势。最后,我国民营企业必须明了学习型组织的缔造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通过迈向学习型组织的种种努力使企业组织不断完善,创造未来。
【引文注释】:
(注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12-13
(注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35-36
(注3)郑怀湘.民营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J].实践与思考,2007,(11).19-20
【参考文献】: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
[2]董卉娜.学习型组织视角的内部化控制研究[M].立信会计出社,2010
[3]俞文钊.学习型组织导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朴吉满、李春舒.怎样创建学习型班组[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
[5]张声雄.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傅宗科、袁东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策略与方法[M].上海三联书店,2005
[7]徐建.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常青基业[J].经营管理者,2009,(11)
[8]李卫东、黎群、王莉、曾年初.铁路运输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模式研究[J].中国铁路,2009,(8)
[9]陈绪敖.中小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
[10]郑瑜.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J].企业研究,2007,(4)
[11]郑怀湘.民营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J].实践与思考,2007,(11)
[12]李明斐.学习型班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07,(4)
民营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探讨(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