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增强企业外来员工培训工作有效性的对策
外来员工培训对于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如此之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已认识到培训的价值所在,都希望借助培训这个强有力的工具,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为增强企业外来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性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3.1 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
企业一把手的重视和参与企业培训制度的制定体现了高层领导的培训理念,决定了培训在企业的地位。对于培训部门组织结构的选择,企业可在人力资源部下设培训科或直接由人力资源部来完成培训工作,但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最好还是单独设置培训部(或培训中心)来履行员工培训职能。
3.2 准确定位培训需求
当员工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低于所要求的水平时,培训的需求就产生了。只有针对真实的需求进行培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规划与设计每次培训活动之前,培训部门主管和工作人员要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企业及其员工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什么内容。
3.3 科学设计培训方案,灵活选择培训方式
一旦培训需求确定,就可以进行培训方案设计,即编制培训计划。计划的内容要做到尽量细致、全面、具体、明确,让计划成为培训工作的行动指南。培训计划包含培训应达到的目标和培训课程设计。课程时间安排上也应考虑到受训者的精力,让他们能够消化吸收而不是疲惫应付。
4 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作,如何有效地开展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在开展此项工作中,我们按照“开放、包容、倾斜”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来推动工作的开展。
“不歧视”是我们在开展各类公益性培训时的一条原则。“一视同仁”是大中型企业在开展培训时非常关注的一条原则。进城务工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他们作为企业的一员,也应该享受职工就业培训的权利。如上海建工集团在创建学习型企业过程中,实施提高职工素质工程,他们明确规定:全员培训包括外来务工人员。
4.1开放
就是所有的成人教育机构(成人高校、成人中专、社区学校、成人学校等)都向进城务工人员开放,所有的成才渠道(自学考试、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都向进城务工人员开放,做到无障碍入学(即不论户口)。
4.2包容
“不歧视”是我们在开展各类公益性培训时的一条原则。上海的成人学校、社区学校在开展各种公益性(免费)培训时,凡进城务工人员愿意参加的一律欢迎,进城务工人员可与上海市民享有一样的学习权。
“一视同仁”是大中型企业在开展培训时非常关注的一条原则。进城务工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他们作为企业的一员,也应该享受职工就业培训的权利。
4.3倾斜
进城务工人员相对本地居民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对在企业找到工作的,强化岗前培训;对在社区从事个体劳动的,及时告知培训信息;对就业有困难的,通过社会团体进行专项资助。同时,针对进城务工人员以打工为重的特点,在培训时间上也以业余、工序空闲、雨季等为主,使他们做到挣钱、学习两不误。
总之,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对于企业未来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是毋庸质疑的。在证券市场上经常会听到投资这个词,其实员工培训也是一种投资,而且员工培训是企业所冒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虽然说员工培训并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唯一途径,但员工培训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员工的素质得到提升;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管理者的意图得到贯彻;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公司的制度得到具体落实;只有通过培训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以,员工的培训不仅仅是必需的,而且还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珠海市职业培训通用读本》闫昊波 2007 .12
2.《企业管理咨询》刘仲康 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
3.《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 主编 新华出版社,2004.10
4.《现代企业管理》杨湘洪 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2
5.《管理学基础》单凤儒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6.《管理科学基础》吴育华 杜纲 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