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天要树立扬长避短的观念。用人要知人善任,因能授职,使其才位相适,用得其所。同时,在人才使用中要考虑人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对于岗位职责明确的工作,可以针对其职责侧重于其现实能力,就是所谓的“专业对口”。而对于岗位职责不明确的工作,象一些创新性的工作,新开设的业务等,就需要更多地考虑人的潜在能力。
3、大天要树立为职择人,任人唯贤的观念。在人才选拔手段上,该公司要注意内部发展人才和外部招聘相结合。发展和提升内部员工可以巩固企业文化,但它会使该公司放缓吸收新管理、新技术的速度。而在企业外部招聘过多的员工,由于缺乏与同事共事的经验,也会使公司陷入难以形成一致管理团队的危机。
4、大天要树立着眼群体,互补互济的观念。在做好对个人素质全面考察的同时,要注意放到群体结构中全面衡量。做到成员间才能、年龄互补,知识、智力、气质互补,使班子结构合理,产生最佳效能。
(三) 建立考核体系与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考核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现阶段大天在考核上还比较粗放,定性考核多,定量考核少,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在考核内容方法上可按照要素分解法,对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考核内容进行要素分解,并细化、量化。该公司可将考核分为“德能考核”与“勤绩考核”两个大项进行。在考核基础上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高级人才要给高薪报酬,一流成果和业绩要给予一流回报,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判定落实知识、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研究制定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具体办法;积极试行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形式。
大天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1、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给予员工充分的注意,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对企
业的认同感。
2、可以考虑把工作要求和员工能力以及报酬适当地匹配起来,通过充实工作的内容来激励员工。
3、营造一个共同努力,和谐共存的工作小组,将满足员工的社交需要,使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充分发挥潜能。
4、实行员工激励差别化策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5、根据企业情况,企业的激励措施可以和企业的效益挂钩。
6、将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结合起来。
7、根据员工的要求实施不同的激励措施。
总之,员工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激励计划的实施须因人而异,因时而移。
下面是是激励传导的流程图,如图4.1。
完成目标
反馈
未完成目标
图4.1 激励传导流程图
我们可以从图中对大天的激励过程进行分析,个人的行为首先受动机的影响,而个人的行为最终能够取得预期的成绩,实现预期的目标,有赖于个人能力,任务难度,奖酬标准以及组织绩效评估好坏的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否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取决于员工的需要能否有效地转为积极工作的动机,因为员工工作的积极程度与其个人目标的满足程度正相关。员工积极工作的动机是否能持久,主要就在于企业的激励效果好坏[11]。
(四) 建立防止人才流失的应对机制
人才外流是大天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流失,导致人才资本的流失,企业花费很大的精力培养的价值,就这样付诸流水。要想留住公司的人才,一方面公司应该重视员工的文化知识和素质技能。公司管理人员应根据员工的技能,作相应的工作安排环境,而不是根据工作任务说明书,选聘胜任的员工,应根据员工的才能,改变工作任务、项目目的,也就是说企业要根据员工的能力设计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为了吸引留住优秀的人才,公司应改变传统的工作任务设计方法,采用职务雕塑技巧让员工设计员工自己的工作任务,以便留住优秀的人才。
(五)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精神凝聚力之所在,是组织人力资源整合开发的精神实质,是组织行为的社会存在形式,群体心理层面和战略运营方式[12]。
大量的调查和事实表明,成功且杰出的企业都拥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已被认为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建立并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有效实施管理和提高经营业绩的重要途径,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大天必须要注重营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一个公司的文化起源,往往同该公司创始人的思想意识、创业精神、工作作风、管理风格、个性、素质、品格等有着直接联系。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是能够保证员工有更多学习机会和发展新技能的文化。公司一旦形成属于自己的适合的文化氛围,能够让公司员工接受并融入文化之中,使员工对公司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员工觉得在这种文化之中,自己永远有自己的角色,那么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算是成功了一半。
(六) 建立学习型组织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为了实现个人能力持续提高,组织的持续发展,在运用和发挥成员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对组织成员能力的培育,组织以最佳的训练方法培养组织所需的人才[13]。所谓知识管理,是指确保获得,记住并与机构中其他人分享来自机构内部员工,团队和单位的知识,而这正是学习型机构的本质所在[14]。 大连天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