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学校的软件设施也是当务之急。
首先,负责管理教育的相关部门应把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纳入统一的教师编制,给予他们一定的社会保障(如医疗保险等)和补贴,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并组织一些培训进修课程,使他们想不断“充电”的愿望可以实现。同时推动公立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之间建立必要的经验交流和学习,毕竟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是培养下一代最直接也是最必要的途径之一。
其次,校方也不应该借经费有限就压低教师待遇,至少在住宿、饮食上给予一定的扶持,以免优秀人才的流失。当然,社会也同样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关怀帮助这群默默做出贡献的园丁们,例如成立一些专门关切该问题的组织活动,设立一些教育基金用以表彰优秀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和扶助生活极其困难的教师等等。
(三)我们在培养学生课外兴趣的方面,不能忽视“钱”的影响作用。由于民工家庭本就拮据,因此孩子们不可能像公立学校的孩子那样去专门的校外机构学习培养,如果学校也不安排,那想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恐怕只是妄谈。因此,学校不能只是围绕着应试教育的圈子,认为其他素质的培养不重要。学校应该拨出专款并鼓励老师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多注意学生的兴趣发展。当然,我们也理解校方资金缺乏的无奈和不得已,所以这方面社会应给予极大的支持。如公立学校可以以低廉的价格或免费把操场租借给民工子弟学校开运动会,多捐赠一些乐器、课外书籍等,以赋予孩子们同样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在管理机制上,改进需要两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学校应反思自己在这方面的纰漏,特别是管理层上,应有相应的选拔机制和竞争机制。
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把政策落实到实处:社会也要负起监督的责任,尤其是对民工子弟学校对社会捐款的利用等方面给予中肯的建议和意见等。民工子弟学校也肩负着协助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社会责任,理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事实上,国家的确做出了这方面的努力,“两免一补”即为一例。然而,“两免一补”也带来了新的困境。要摆脱这个困境只有扩大“两免一补”政策的适用范围并且按人头发放补助。只有真正给予民工子弟实际扶助的政策才是对民工子弟学校扶持的政策支持。义务教育的真正“义务性”理应也在这部分弱势群体身上得到率先反映。
综上所言,民工子弟学校的生存发展除了内强素质外,还是得依靠政府补助和社会赞助。以旭东学校为例,离开各方面的支持,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由于他们承办的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帮助这个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2007[M] .统计出版社.2007年 12月
[2]吴剑平.农民工子女读书“迁徙”调查 [N]贵阳晚报.第136期
[3]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Z](国发[2005]43号)
[4]贵阳市旭东学校情况简介 [S] 贵阳旭东学校自行印制
[5]明庆华,刘亚玲浅谈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1999
[6]吴剑平.农民工子女读书“迁徙”调查 [N]贵阳晚报.第8版
[7]史柏年等编著.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8]李钟瑾.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J] 乡村中国观察周刊. 总第16期.
[9]关于加强本区农民工子女学校管理的若干意见[Z]. 上海市南汇区教育局.2007年12月
[10]民办子弟学校将享受政府拨款[N]. 民办教育参考 2004年第2期(总第20期)
[11]温家宝总理:面向平民的教育才符合中国国情[Z].新华网
[12]史柏年.城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政策分析[J].中国青年争着学院学报,2002
[13]周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从教育问题到教育政策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4
[14]刘义程.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题需要制度创新[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
[15]贾君、徐新永.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制度化建设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6
[16] 孔祥智、顾洪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
目录
摘要 …………………………………………………………………….II
关键词: …………………………………………………………….. II
Abstract ………………………………………………………………III
Key words: …………………………………………………………..III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1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3
(一)对于学生采用抽样问卷的调查方法 …………………………….3
(二)对校长老师和管理人员采用抽样个案访谈方法…………………3
(三)对学生家长进行访谈 …………………………………………….3
三、贵阳市旭东学校基本情况…………………………………………4
(一)学校基本设施………………………………………………………4
(二)师资力量现状………………………………………………………5
(三)设置与教学安排……………………………………………………7
(四)学校周边环境………………………………………………………7
四、现状分析………………………………………………………… 10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附录 ……………………………………………………………………16
摘要
本文以贵阳市旭东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资料分析等方法描述了旭东学校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农民工子弟学校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政府“两免一补”新政策的影响。从分析中,调查报告指出了农民工子弟学校在培养农民工二代中遇到的种种阻碍。如果仅仅依靠“自力更生”,现阶段农民工子弟学校将陷入难以正常运转的恶性因果链条之中。最后,调查报告针对现状的不同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解决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出路问题,做出了一定的探索。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
贵阳市农民工子弟学校现状分析—以旭东学校为例(含开题+文献综述+任务书)(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