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时,电脑显示屏幕上能弹出报警区域的地图,显示报警地点及相关信息。
5、电话报警功能
主机可直接连接电话线向报警接收中心或110指挥中心发送各类标准格式的报警信息。
4方案设计点表
楼层 部位 室内一体化快球 半球型摄像机 电梯摄像机 枪式摄像机 室外一体化球机 室外彩色枪式摄像机
室外 门卫 1
停车场(北) 2
停车场(南) 2
自行车库 1
一层 北入口平台 1
南入口平台 1
西平台 1
东楼梯(电梯厅) 1
电梯内 1
二层 东楼梯(电梯厅) 1
西楼梯口 1
三层 东楼梯(电梯厅) 1
西楼梯口 1
四层 东楼梯 (电梯厅) 1
西楼梯口 1
五层 东楼梯(电梯厅) 1
西楼梯口 1
六层 东楼梯(电梯厅) 1
西楼梯口 1
电梯厅 1
屋顶 东楼梯口 1
西楼梯口 1
总计 2 13 1 2
5施工方法
安全防范系统的设备具有体积小、数量多、与现场配合紧密的特点,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保证设备不丢失、与现场环境协调是整个工作的重点。
在设备保安方面,主要采取先布线,待安装区域弱电井门已经装好,天花已经固定、楼层有人值班等保安条件已经完善后,进行设备的安装。
作为一个安全防范系统,选择前端设备安装位置时,不但要考虑安保设备之间的联动关系,还需要考虑到设备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5.1系统设备安装前的检查
1、安装环境的检查
监控室设备的安装要求土建及装修完毕;
监控室的温湿度、光照度、通风等条件要满足设备安装要求;
摄像机的安装要求周边无干扰源、震动等。
2、设备的检查
备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设备单个通电检查,无异常情况;
小范围内控制系统通电联合检查,各个设备无异常情况。
3、线缆的检查
线缆的布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线缆的通断检查;
线缆的短路检查;
线缆的标识应正确;
4、防护目标的自身特点及放置情况。
5、设防部位建筑物结构、管道分布及物品布局情况。如:建筑物楼层、内外楼道、非正常通道、通风管道、暖气管道、暖气装置、家具陈设、各种供电线路的分布情况等。
6、建设单位设防区域的周边环境。如:四周交通和房屋状态、地形、地物等。
7、了解设防部位电磁波辐射强度。
8、一年中室外最高温度、湿度,风、雨、雾雪、雷电和最低温度变化情况及持续时间(以当地气象资料为准)。
9、勘测各种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模拟实验,并在平面图上标记出探测器及出线口的位置。
10、所有勘察内容均应作详细记录。
11、设备安装区域要求土建及装修完毕,并具备必要的保安措施。
5.2设备的安装要求
5.2.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1、摄像机
(1)应优先选用CCD摄像机
(2)所选摄像机的技术性能宜满足下列要求:
能满足系统最终指标要求
电源变化适应范围大于10%,必要时可以加稳定电源。
温湿度适应范围满足现场气候条件的变化,必要时,可以加装制造人工小气候的防护罩。
(3)监视目标照度不高,而要求清晰度较高时,宜选用黑白摄像机;监视目标照度不高,且须采用彩色摄像机,须附加照明装置。
(4)夜间需隐蔽监视时,宜选用带红外光源的摄像机或安装红外照明灯。
(5)监视范围亮度变化范围大或必须逆光补偿是4,应选用具有电子快门和数字背景光处理摄像机。
(6)摄像机应由稳定牢固的支架(或电动云台)固定在建筑物上。
(7)摄像机镜头应尽量避免逆光设置,必须逆光设置的场合,除对摄像机的技术性能加以需要外,还应设法尽量减少监视区域的对比度。
(8)室内安装的摄像机均应加装防护罩。
2、镜头
(1)镜头尺寸应尽量与摄像机靶面尺寸相一致。
(2)镜头焦距应根据视场大小和监视目标到镜头距离而定,焦距(f)=A*L//h,其中,f-----镜头焦距(mm) h-----被摄物体的高度(mm) L----被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mm) A------靶面成像的高度(mm)
(3)监视目标照度变化范围高低相差达到100倍以上,或昼夜使用的摄像机,应选用光圈可调(自动或电动)镜头。
3、监控室设备的安装
(1)机柜设备如硬盘录像机等固定安装在机柜上,不松动,设备之间应留适当间隔以通风散热;各视频线、控制线、电源线应牢固连接到相应接线端子,各线缆标识清楚正确,绑扎条理;
(2)控制台设备如控制键盘等要求线缆的连接牢固、不松动,设备摆放合理,操作方便。
5.2.2防盗报警系统
1、报警接收控制器(报警主机)
(1)是接收探测电传感信号的报警装置。其安装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
(2)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不应小于1.2米,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电线应配线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端子板与每个接线端的接线不得超过2根。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3)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电源连接,严禁用电源插头。
(4)防盗报警控制器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
(5)当采用联合接地时,应使用专用接地线,专用接地干线应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其芯线面积不应小于16mm2;引到其他各防盗设备的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软线,其芯线截面积不应小于4mm2。
2、微波红外双鉴探测器
(1)安装时,应使探测器正前方的轴向方向与入侵者最有可能会穿越的主要方向成45O角左右。以使两种探测器均能处于较灵敏的状态。
(2)安装时探测器通常要指向室内,避免直射朝向室外的窗户。如果避不开,应仔细调整好探测器的指向和试场。架空安装的加热器的朝向应尽可能与探测方向垂直或将探测器安装在加热器的正下方。如上述方法不可行,则要用小于1/4“间隔的细隔金属丝将加热器盖住。总之,对于能同时引起两种探测器误报的环境要避免。
5.3调试方法
5.3.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1、摄像机视频输出调试
(1)监视范围的调试
通过调整视场角来调整监视的角度,选择合适的光圈相对孔径、景深、来改善所摄画面的质量。
视场角的选择原则
摄像机成像的位置(摄像器件)是固定的,而成像面尺寸的大小也由摄像期间的确定而固定下来。
选择摄像机镜头的尺寸时,一般均要与所选用摄像机器件的成像面的尺寸相对应。当无法配套时,也只能将大尺寸的镜头用于小尺寸摄像器件的摄像机上。若反过来使用,则会因一部分景物的光束被镜头所遮挡,而使成像器件的成像面没有被充分利用,即会使成像面的实际尺寸被缩小。
光圈的相对孔径的调整原则
光圈的作用有两个。第一,将距离主光轴较远的光束挡住,这样可以提高成像的清晰度。第二,控制穿过镜头的光通量大小,以满足摄像器件成像面上所需的合适的照度,从而达到控制暴光量的目的。
设镜头的有效进光孔径为D,则光圈相对孔径等于镜头的有效孔径与镜头焦距执比。该指标表示了物镜的集光能力。相对孔径越大,通过的光越多。暴光量等于光圈相对孔径的平方。光圈指数(F)=f/D,即等于光圈相对孔径的倒数,即在实际调试时选择合适的F值即可。
景深的调整原则
光学镜头对应的空间距离就称为该镜头的成像的景深。通常与光圈大小、焦距长短、物距远近有关。
光圈大小:在镜头焦距、物距不变的条件下,光圈系数越大,景深范围越大,反之越小。
焦距长短:在光圈系数、物距不变的条件下,镜头焦距f越大,景深就越小。
物距远近:在镜头焦距、光圈系数不变的条件下,物距越大,景深越大,反之越小。
镜头的焦距、聚焦的调整
对于手动聚焦镜头,采用特写聚焦的方式进行调整。即把镜头的焦距拉长(向“T”方向变化),即把要拍摄的主体景物推到最大,出现特写镜头,在此情况下调节聚焦直到图像的细节最清晰(称为特写对焦)。完成上述调整后,在镜头焦距做任何变化的情况下,都能保证图像始终是清晰的。当然,对于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的镜头,就无须这种操作了。
对于球机而言,可以给多个给重要监视区域设置预制位的方式,来增加监视区域,减少盲区。
对于监视大堂进门处的摄像机,主要考虑逆光条件下的摄像机的安装位置的选择,调试时,选择在室内外光线对比最强的时间,在现场进行模拟调试,以确定最终安装位置。
2、中控室设备的调试
3、硬盘录像机的调试
(1)完成对硬盘录像机上各个视频的录像模式进行设定。录像模式包括:视频报警、定时录像、手动/自动录像、报警录像等。
(2)设定通讯端口的TCP/IP地址。
5.3.2防盗报警系统
1、微波红外探测器的调试
主要调试漏报率、探测率、误报率、探测距离、探测视场角、探测灵敏度防破坏等指标。调整手段主要有调整探测器的安装高度、角度、线末电阻、探测器的灵敏度微调旋纽等。使调整后的探测,当监测区域内有体重为40~80Kg的正常人或模拟物体,以0.3~3m的速度横向从探测器探测区域移动时,探测器能够发出报警。并且当有人试图破坏报警探测线时,能够发出报警。
2、报警主机及管理软件的调试
(1)防盗报警管理功能调试
调试所设物理防区与报警主机及管理电脑上的逻辑防区是否一一对应、通讯总线的断路报警、防区的划分及报警设置、操作者权限的设置、电子地图的制作等。
(2)信息处理能力的调试
主要包括报警信息的打印、存储、操作者记录、报警信息的输出、历史记录查询等功能的调试。
结 论
通过对江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的安防系统设计,让我从书本的简单认识进一步深入到实际运用中,了解了设计的整个过程以及现行的基本规则,知道了承接工程的基本步骤:资格预审,购买招标文件,设计方案制作标书,中标之后签定合同,设备进场,施工人员进场施工,项目经理现场指挥,设备安装完毕进入调试阶段,售后服务。我参与方案的设计,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对图纸进行设计,统计点位表,配置设备清单,选择性价比高的品牌,再询价,同时要求厂家给予授权书,对各子系统进行方案描述,还需要设计施工方案,最后装订成册,进行投标。现在楼宇智能化工程绿色节能概念慢慢普及,建设方对工程中的节能要求不断提高。而作为行业的一员,必须为此奋斗,从而让智能化服务于大家。
致 谢
本人的毕业设计文档一直是在导师马洪涛的悉心指导下进行的。马老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马老师不断对我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问题,使得我的毕业设计课题能够深入地进行下去,也使我接触到了许多理论和实际上的新问题,使我做了许多有益的思考。葛君山老师对我的文档内容提出了很多建议,让我对文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王恺老师对我的实习报告进行了修改。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参 考 文 献
[1] 《现代通信网监控与管理》陈建亚.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0-5-1
[2] 《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殷德军、郭福生、卢登傲编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3] GA/T669200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实施指南 公安部科技局,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著. 中国标准出版社
[4]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实用手册》刘辛国、何伟良、李英姿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
[5] 《视频监控系统原理及维护》罗世伟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03-01
扬州市江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智能化工程的安全防范系统设计(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