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零存货与即时性管理(三)
(2)、采用集中库存的方法向用户配送货物。
通过集中库存的方法向用户配送货物,增加库存是商品各数量级,形成规模优势,降低单品成本,同时,在这种有保障的配送服务体系支持下,用户的库存也会自然日趋弱化。
(3)、采用“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的方法向用户配送货物。
为了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在配送方式上,企业采用“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的方法向用户配送货物。“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具有供货时间灵活、稳定、供货弹性系数大等到特点,因此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采用这种方式 ,库存压力能够大大减轻。甚至企业会选择取消库存,实现零库存。
三、零存货模式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零存货有许多的优势,但是企业在推行零存货时,应尽量做到细致周密,需要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和要求。生产型企业开展零存货时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
(一)、零存货需要过硬的管理环境来支撑
零存货的实现是有其难点和管理成本的,对于普通企业而言,可能存在单一供应源的风险、小批量供应造成较高的运输或配送物流成本,以及较高成本的一体化信息系统平台等,因此要实现库存管理整合化、集成化、准时化、同步化、信息化和计算整合管理的信息沟通基础,是需要很大的成本的。同时,库存及其他经济活动的速度都是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实现的,现代库存管理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处理,要示更高的速度 和准备度,要进行购、存、供、产、销等到作业的整合,要实现综合系统的库存管理,如果没有计算机等高科技管理手段,是难以实现的。
比如,丰田汽车装配线确实可以做到生产环节的零存货,但除了本身先进效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之外,它的近百家零配件供应商不是将配套厂高在其周围,就是有原材料仓库安排在丰田厂的四周,零存货是基于零距离供应之上的。
(二)、零存货难以应付周围某些相关因素的突变
2003年爆发的非典,更是严峻地考验了医院的零存货管理。在这场意外降临的瘟疫中,消费者各商家同时遭遇了久违的、只有在经济体制下有的断货风波。零存货的成功实施是建立在稳定和理想的客观环境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零存货也暴露出这样一个隐患:当周围某些与之相关的因素突然发生变化时,零存货便会在短期突然拉长的市场需求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在那次非典事件爆发生,药品需求大增,已零存货化的药厂、医药商店、医院一时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面对旺盛的需求,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商机转瞬即逝。非典引发了对相关药品的异常需求,而过度的零存货化则导致了断货。事实上,这个时候的断货无论对于厂家,清寒是医院来说,损失都是惨重的。
解决方案及对策
(一)、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硬件管理环境
1、计算机等高科技管理手段。应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才能实现库存管理整合化、集成化、准时化、同步化、信息化和建立计算机整合管理的信息沟通基础,才能 提高各个环节中对物资需求计划科学、准确地预测,以降低库存水平和库存持有成本。在生产型企业中并不是对所有物资都实现零存货控制,所以在选择零存货物资品种的时候,一定进行全成本核算,才能加强对零存货的量化考核。例如海信的零存货管理是建立在整个企业数字管理的基础上的。它每年都要事先做好下一年的年度计划,如年度的销售额、产量、市场占有率、销售网点等。
2、高新技术的物流设备。要实现零存货,仅靠软件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与之匹配的硬件才行,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型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现状已经阻碍了零存货实现,提高物流设备高技术含量,加快物流设施设备的更新已是刻不容缓。
3、完善的电子商务支撑系统。要使采购方做到零存货,最大限度地降低物资的侦破成本,必须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把物资采购各环节联系点起来,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完善合理的系统运营,为物资供应各环节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以使采购方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将库存管理通过网络与其供应商、客户和本身有效地聪慧一个整体,打破个人和厂商固有的边界,以最快的速度将最广阔的库存信息集中起来供企业使用,这样便可以使所有工作都网上进行,有效加速物资和资金的流动,实现零存货。
(二)必须防范周围相关因素的突变必
首先是市场因素。生产型企业所面对的市场包括物资资料采购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这两个市场影响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对于销售市场,产品就是它所面对的终端,它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并且在不同的地区对不同的产品的需求量也是不同的,对于在不同时间也是变化的。要想做好零存货对市场做好充分的研究也是必要的,使库存量的预测分析与市场实际所需相一致。采购市场是生产成品所需原材料所面对的市场,在接收订单后采购部门及时地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一方面追求采购总成本的最低,一方面满足市场的需求。
其次是物资消耗的因素。物资消耗特点是选择如何实施零存货管理的重要依据。只有准确地掌握种类物资消耗的特点,才能在不影响物资使用的情况下,确定出合理的零存货储备方案。比如一些消耗规律性比较强的通用物资,可通过加强计划管理,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采取随用随购的方式不高库存,实施零存货管理。需要做工好对物资消耗规律的预测、分析、同时要采用高效率、科学的库存管理系统。
(三)、借鉴国外企业零库存管理的经验
第一,转变员工观念,树立全员对减少库存的认识。企业在推行零库存管理前,就对全体员工广泛宣传教育,对于不同专业的员工进行针对性宣传。做到人人了解推行零库存管理的意义,形成推行零库存管理的良好氛围。
第二,合理选择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由于零库存要求供应商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因此对于原材料库存、供应商的距离远近及运输方式的选择是关键因素。同时注重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分享信息,共同协作解决问题,保证对订货及时供应。
第三,建立由销售定生产的观念。销售部门要致力于拓展销售市场,并保证销售渠道的稳定,而生产部门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以弹性的生产方式全力配合销售部门的工作,使企业能较均衡地进行生产,这对减少存货是有利的。
第四,严格奖惩制度。在零库存管理系统中,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各生产工序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增强。企业内部整条作业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使整条作业链出现紊乱甚至瘫痪。因此应严格奖惩制度,来保障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斌:《财务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2]钱智:《物流管理精典案例剖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4]易青峰曹湘平:试论存货零存货管理的优越性[J].《经济师》,2007年第1期 [4]符光辉赵启兰王耀球:零存货:制造业的思考[J].《中国储运》,2005年第4期
浅谈企业零存货与即时性管理(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