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珠海市西部开发区物流发展方向(五)
通过出台政策,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扶持,鼓励和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重点是建立有效的政府组织协调机制、重点企业培育机制、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机制以及物流标准技术的推广机制等。从宏观层面上制定规划,明确珠海西区物流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和领域。结合珠海实际,做好保税物流体系、煤炭物流、化工危险品物流、汽车货运物流、物流标准化、物流信息化等一批专项物流规划,并根据规划引导和规范物流项目布局建设。重点加快珠海西区物流体系建设,确保物流中心按期封关运作。
国家出台鼓励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后,应尽快研究制定符合珠海物流业发展特点的贯彻实施办法,重点研究解决物流业发展的土地、财税、收费、投融资、运输管理、设施衔接等方面问题。通过资金支持、土地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珠海西区内重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创造公平竞争的物流市场环境,支持现有物流重点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制定现代物流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及物流行业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梯队,加强物流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加大物流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路港物流各联盟成员应进一步加强团结,共同争取国家和交通运输部港口航运发展资金的支持,呼吁沿江政府制定鼓励扶持政策,扶持沿江港口企业做大做强,扶持船公司开通更多航线,扶持物流企业、货代企业在流域开展业务。加大航运企业、船公司、物流企业、货代公司其他相关企业港口联盟。全面打造西区物流企业合作发展新平台。
六、建议和总结:
1、与其他运输方式未能充分衔接
公路、铁路和水运的配套衔接好坏,直接关系到转运成本、效率和效益。目前珠海西部开发区对大多数内河港口处于单一运输方式为主导的初级阶段,与铁路、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之间衔接不畅,效率不高。港口的站场建设、运输组织、物流服务不够完善,综合运输枢纽功能较弱,与专业化、网络化、标准化的要求仍有差距。
2、尚未形成成熟的联运体系
由于设施建设滞后,港口和道路运输通过能力不足,使得集疏运体系存在拥堵问题,江海及陆路联运体系衔接不够顺畅,没有形成成熟的江海陆路联运体系,未能充分发挥联运优势。
3、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珠海西部开发区以港口建设为核心,历史上对发展的认识不尽一致,导致西部开发区的建设投入不足,建设在较长时期内发展较为缓慢,导致西部开发区基础设施薄弱,能力不足,制约了西部开发区优势的发挥。
应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根据实际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合作方式,积极加快扩建步伐,通过优势互补,推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和物流效率的提升。
4、西江航道通过能力不足,限制水路运输发展
目前珠江航运主要集中在三角洲及西江干线、航运覆盖面和通达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中西部地区由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到位,航运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航运船舶等级低,2005年珠江水系通航100吨级以下船舶的航道比重高达83.4%。内河航运的比较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总体上不能完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5、运输环节多,运输成本高
珠江运输系与沿海港口之间货物运输通畅程度低,大宗货物运输之间的运输环节过多、运输成本较高,江海联运方式的货物运输规模的发展滞后于内河航运和沿海枢纽港口吞吐量规模的快速增长。
6、支持保障系统能力不足、尚需配套完善。
支持保障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落后;货物压港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较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基础建设有待加强;相关部门管理信息系统自成体系,资源无法共享,没有一个集数据实时采集、查询、监控、管理、服务、决策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平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信息资源有待整合。
我们应充分利用和抢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按照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和要求,制定和完善珠海西区物流发展战略和思路,错位发展,合作发展。 以服务西江经济腹地为目标,全力推进“西江战略”,组织调查和物流通道策划工作,拓展和开通海、陆、空快线,为全面建立和形成新的物流体系打好基础。随着西区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合作的进一步深化,珠海西部经济开发区必将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户。
浅谈珠海市西部开发区物流发展方向(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