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质量导向
质量导向主要是分析物料的质量。为了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用质量合格的部件,这时候可能就需要采购名牌,原装进口等等,可能纳期、成本都成了非首要因素。
对物料质量的掌握是采购工作的另一个重点,一是采购时难以确定供应商货品的质量如何,二是采购人员对质量的把握不够专业,需要其他专门人员来掌控,风险也就增大。从实践经验来看,提高质量,一是在与供应商长期合作中做到相互了解和信任,二是要签订相关协议,做到有据可循,三是要和内部的技术和需求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馈有关物料质量的信息。另外,企业建立相关的质量保证机制和专业化的部门也很重要。
4.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就是对物料的采购按照成本、纳期、质量等几大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物料的最佳采购效益。我就自己的工作时间中总结了一个方法,我按照几种因素,对不同采购方案进行评分,然后将各个因素的评分相乘,乘积最大的就是最有效益的方案。比如,一个包装袋的采购,方案A质量上乘(100),纳期尚可(60),但是成本较高(40);方案B质量一般(60),但是成本较低(80),纳期很好(80)。如果我们考虑成本为主要因素,就可以把成本因素的值调大1.2倍加以突出。则A方案的分数为100*60*40=240000,B方案分数为60*80*80*1.2=460800,显而易见,B方案符合我们的效益需求。
三、物料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物料采购管理的问题分析
1.对物料采购重要性认识不足
企业内部对物料的采购工作认识不充分,重视程度不同,理念也不同。很多人认为,物料数量少,相对原材料没有那么重要,不需要特别强调成本。材料虽然不是公司产品的构成部分,但是在生产过程是也是必需的,比如我所在PMC,注塑模具的顶针断了就不能生产出产品,注塑机就不能工作。另一个方面,材料采购作为公司采购的一个部分,材料的成本也在整个企业运营成本中占有不少的比例,如果采购成本控制得当,也同样能节省整个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公司的效益。
2.采购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培训
由于物料的专业性强、种类繁多,采购人员往往无法对所有的物料的各个方面进行充分了解,导致采购过程中出现错误,或是由于不理解不同型号之间的性能差异,导致所购入的部品不能使用。比如我在2009年8月购入了一批耐热顶针,因为对顶针的相关型号、制造商了解不够充分,没有分清楚耐热顶针和耐热托针两类顶针的差别,导致所购入的顶针不能使用,造成浪费。当然这也是由我所学的专业知识有限造成的。
3.缺乏规范的物流采购流程和对流程的正确执行
企业的良好运行,需要每个部门都有规范的工作流程,采购部门也是一样。规范的采购流程可以使纳期缩短、成本降低,购买正确。
物料的采购人员,经常要面对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相关人员,有时候,由于沟通不畅,或其它部门的同事对采购工作流程不了解及不执行规范流程,出现纳期不合理,规格不清楚等问题。比如PMC在2010年10月份购买一批紧急需要的包装材料,由于生产需要急迫,申请部门人员直接联络供应商送货,而仓储负责验收的人员没有得到消息,在包装材料到货时验收人员已下班,无人验收,加上当晚下雨,包装材料被淋湿,导致生产部门未及时使用到包装材料。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8/8
浅议三威塑料胶公司生产物料采购和仓储管理(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