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成本探析(二)
一、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概念
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是指产品在空间位移(含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地说,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物流成本不是面积企业经营结果而是面向客户服务过程,所以物流成本的大小就具有了以客户服务需求为基准的相对性特点。这是物流成本与企业其他成本在性质上的最大区别。
(二)、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随着市场竟争的不断加剧,生产企业建立竟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源泉,转向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源泉,即通过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利润。企业都是要进行成本核算的。整个市场经济制度实际上就建立在一切经济活动的可计算性基础之上。但是,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的框架内,恐怕还没有什么其它的成本分配比物流成本的分配更困难的了。虽然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引入我国已有20余年,但毋庸讳言,我们对物流成本的测算、分析和研究,无论是总量的,还是企业实际支出的,还是行业标杆水准的,基本上还处于“雾里看花”的阶段。可是,如果没有对物流成本尤其是其结构的正确的(不是准确的)把握,就很难去讨论企业物流管理的改善,更不要说去研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了。
二、鑫隆宇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物流设施落后
鑫隆宇属于生产性企业,由于物流设备的老化而没有及时的淘汰,从而降低货物的搬运效率。在物流过程中设施设备的不完善而不能配套使用,在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里,搬运设备并没有完全的实现机械化。
(三)、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高
(1)过量制造、加工由于本道工序生产能力过剩、存在不合格品或没有考虑下一道工序的生产速度等原因,将当前不需要的产品提前生产出来。(2)存货过多由过量生产造成,将导致额外的存放场地、保管费用、人员等进一步浪费。(3)产品缺陷 产品缺陷将造成返工或报废,增加原材料、人工等各种消耗,延长交货期。(4)操作不当工人操作的动作、劳动工具和工作场地没有很好设计,造成不必要的动作,降低工作效率。(5)工艺流程不合理由于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造成加工路线过长、人员配备不当、生产周期加长、成本增高等浪费。(6)等待待工或待料将造成人员、场地和设备等资源的大量浪费。(7)搬运搬运不当将造成运输费用上升,发生产品损坏,加长生产周期等损失
三、加强鑫隆宇物流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标及具体实施细则
(1)以物流成本的形成阶段作为控制对象。以制造企业为例,就是对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以及废弃物物流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的对象。也就是说,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以及废弃物物流的不同阶段上,寻求物流技术的改善和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来控制和降低各个阶段的物流成本。
(2)以物流服务的不同功能来作为成本控制对象。也就是说,对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各个物流作业或物流功能的角度来寻求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物流技术的创新,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3)以物流成本的不同项目作为物流成本的控制对象。也就是说,以材料费、人工费、燃油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利息费、委托物流费及其他物流费等物流成本项目为控制对象,通过对各项费用项目的控制节约,谋求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当然,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日常控制过程中,这三种物流成本的控制形式并非孤立的,而是结合在一起的,某一种形式的成本控制方式也会影响到另一种形式的物流成本。
(四)构筑现代物流系统,降低物流成本
企业内部的物流效率化仍然难以使企业在不断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为此,企业必须与其他交易企业之间形成一种效率化的交易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借助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一方面,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难确、迅速地进行;另一方面,能由此建立起物流经营运行系统。具体来讲,通过将企业定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充分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和计划,避
免交叉重复的物流行为与物流资源浪费,从整体上控制物流成本多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为彻底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而不是向其他企业或部门转嫁成本奠定了基础。 对应于用户的订货要求建立短时期、正确的进货与配送体制是企业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伴随配送产生的成本费用要尽可能降低。多频度、小单位配送的发展,要求企业采用效率化的配送方法来实现物流成本的控制。一般来讲,企业要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就必须重视配车计划管理,提高装载以及车辆运行管理的效率。货成本也是企业物流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五)JIT——降低库存成本的最佳管理模式
JIT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在提高整个供应链对用户的响应时间、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成本、实行按需准时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JIT的思想主要以物流为主,考虑怎样降低物流中的库存成本,缩短物流周期(从供应商到用户的时间),使物流最合理。1.降低库存成本 为了能及时满足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供应链管理必然是以需求导向的。销售商采集最终消费用户的需求信息,通过网络将订单传输给制造商,制造商根据订单编制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为计划并组织生产,供应商通过网络获得制造商的物料需求信息后,组织生产或货源。这一过程是从销售商到制造商再到供应商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完成的。但是,网络传输信息的速度几乎可以使链中每个企业“同时”获得其“用户”的需求信息,即在什么时间需要多少什么样的制品。因此,物流就可以根据网络中传输的信息,按照计划的安排,在供应链中流动。由于需求的牵动,原来存在于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因需求不确定而建立的缓冲库存则可以取消掉。这样,就相应降低了原来供应链中分散在各个企业中的库存成本,最终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成本。2.JIT的实现途径 JIT的根本途径就是实施准时化作业,例如准时化采购、准时化生产、准时化配送、准时化销售等,这种准时化的思想,就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把所需要的品种、数量,送到需要的地点,不晚送,也不早送,不少送,也不多送,送去的个个都是合格品。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消灭浪费,实现零库存,实现生产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积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这将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库存及资金的积压。 在JIT生产方式中,凡是不增加价值的任何活动都被认为是浪费,譬如搬运的动作、机器准备、存货、不良品的重新加工等都被看作浪费。准时制生产管理的目的是不断识别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因此要求生产过程中每一个工序单元按时完成加工,并且准时地把完成加工的工件送到下一个工序单元,从而降低生产系统中的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的存货。
物流管理成本探析(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