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为学生一生的成功与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自身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所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经常组织学生逐条学习,让学生明确班级建设的目标要求。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必须经过严格、反复的训练才行。小学生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好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容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好习惯得到有效巩固为止。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细处抓起,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例如:同学的写字坐姿、握笔姿势、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课间的安全教育等等。 三、重视班干培养,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当了多年的班主任,突然觉得以前太累了,因为管得太多了,大事,小事,琐碎事,事事都管,全然是“保姆”,“警察”,“父母”的综合体,遇到班级人多的时候,有时会让你忙的焦头烂额,而且效果一点也不好,学生依然不买你的“帐”。本学期我利用班干部来管理班级,效果初显,我也不像以前那么累了,有些事,班干部也会帮着处理了。开学初,选好班干部,我就制定好班干部工作职责,召开班委会使班干部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处理技巧。班干部管理好班级里的同学,班里的同学同样有权监督班干部,因为每个月要评一次优秀班干部和文明学生,对于工作认真的和表现好的予以表扬和奖励。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十分高昂,一个相互约束,相互鞭策的班集体就这样形成了并慢慢开始运作了。利用班干部,首先要和学生做朋友,不要摆老师架子,让学生了解自己,当然自己也要了解学生,对学生要亲切、要关怀,不要骂学生,打击学生,要把学生当朋友,要让学生对老师无话不说。这样的话,老师和学生关系好了 ,学生自然不会惹老师生气,学生自然喜欢老师,学生自然会好好学习,学习是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不要让学生讨厌老师,更不要让学生讨厌自己。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进行工作有力助手,因此,班主任要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中的作用,带动全班同学和集体不断前进。 四、建立班级奖励制度
学习《小学班级管理实务》心得(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关于学习小学教育的体会 (2) | 下一篇:关于学习《普通心理学》的体会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学习 《小学班级管理实务》 心得 | 2020-09-14 09:10:5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