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小学教育专业
->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调查分析(二)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资料
|
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
现代教育技术
|
应用数学论文
|
数学教育论文范文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
体育教育论文资料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教育论文资料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
教育管理论文资料
|
汉语言文学
|
心理学论文资料范文
|
中文专业论文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调查分析(二)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文档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二)调查对我们的启示:
(1)有90%的学生能向教师主动问好,说明,在文明礼貌方面大多数同学做得好,但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同学使用礼貌用语坚持不够好;有4%的学生与别人交流从不使用礼貌用语,尤其是课后和校外。这与个别学生的家庭环境有关系,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2)有3%的学生手太脏了才洗,有3%的学生发现教学楼脏物装作没看见,说明在保持教学楼卫生方面较被动。今后卫生宣传的力度应再加强,引起足够的重视。
(3)有3%的学生从不帮助有困难的人, 4%的学生和同学发生冲突时动手打架,5%的学生做错事不承认(中、高年级尤为突出),原因:一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影视影响;二是不良家庭教育影响,重智轻德、唯我独尊,同学之间缺少热情。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口是心非,没有正义感和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础,抓好学生习惯养成,对提高教育实效性有重要意义。有90%的学生捡到东西能交给老师,反映学生比较诚实。
(4)98%的学生能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有68%的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而且对不解的问题做上了记号,这就对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使我们要更好地了解学生,吃透学生,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5)同学之间合作讨论的习惯已经初步养成,80%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从讨论的动机看,有的学生因教师下命令而讨论,合作讨论应该是学生自觉的需要,而非教师的指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6)能主动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超过一半,但学生订正作业习惯有待改进。从调查看27%的学生有时检查修改,甚至于3%的学生从不检查。这一些行为表现,应引起充分重视。
(7)学生的写字姿势不容乐观,有13%的学生从不注意写字的姿势,有32%的学生要在别人的提醒下才能做到,这就要引起教低年级教师的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写字姿势的正确。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要从一年级抓起。
(8)不能经常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达39%,导致学生知识面窄, 6%学生对新知识从不预习, 5%的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从不复习,造成学困生转化效果差,难度大。原因:与教师课堂评价不能正确对待学生有关系,与个别家长不能及时督促检查有关系。
五、采取的对策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短期内一次成型的,而是需要种多渠道、多个层次、全方位的培养,经过反反复复的、长时间的训练而成。
1、从低年级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使孩子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相当重要的。学生在年龄小的时候,习惯既容易建立,也容易形成习惯,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果被及时发现也容易纠正,但是如果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定形的时候,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不说,也不容易矫治。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还是容易改了又犯,犯了又改,这就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完全改掉。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放手,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这是极其错误的观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养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2、有步骤的发展,循序渐进。
在小学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也不能所有的好习惯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根据我们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有步骤的提出具体的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由简到难的稳定地持续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难度的提高,知识量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比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习惯的形成是有规律的,凡是不遵循规律的,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实际的,也是弊大于利的。
3、要求要严格,配合要密切。
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不够强,一些良好学习习惯虽然容易产生,但也容易消退。良好习惯的养成,就要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对学生来说,还要以放在课堂上进行为主。对他们要求要严格,反复强化,直到巩固为止。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我们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执行,让学生自觉地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不能单纯的只讲要求,还应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精心的备课,细心的指导,反复的训练,认真的检查,严格去督促每位学生,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同时,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与班之间,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要步调一致,不能各个老师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4、老师树立榜样,习惯好形成。
老师、家长的榜样力量,对学生来说是隐形的,又是极其重要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老师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光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是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活生生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让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极力宣扬,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榜样,绝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全方面提高,提倡相互促进。
学生生活在集体里,整个班级的的好习惯的氛围很重要。除了学习习惯外,还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等,它们都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如果一个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就为他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创造了条件;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粗心大意的人,要在学习中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是很难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只从学习上出发,要注重整体发展,不仅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还要与学校,家庭结合起来,全方面提高,共同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调查分析(二)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调查分析(二)
上一篇
:
小学班干部培养方法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
:
怎样培中学养良好班风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小学生
不良
行为
习惯
调查
分析
2021-08-21 19:26:32【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