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研究的几点看法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师生语言互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关注与重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在知识与技能的总目标上做出了从“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转变。课堂上不再是传统的注重教学结果、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是注重教学过程、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整合了知识技能和数学素养的培养,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获取基础知识,锻练基本技能,领悟基本思想,累积基本活动经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奠基。课堂师生语言互动是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之间交往互动、相互了解、相互提升的过程;高效的课堂师生语言互动既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又是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桥梁。小学数学新手教师刚刚步入到社会工作,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实践少经验不足的原因,在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研究,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对学生的学情不够了解
上好一堂课,需要在很多方法充足的准备,尤其是课前的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通过课堂准备对教材、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来帮助教师实施教学活动,进行师生语言互动。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不太了解。教师在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讲述时不能把握好课堂节奏,知识点只有少部分同学掌握就开始进行下一教学环节,部分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来,而其他部分没听懂的学生开始疑惑、发呆、神游等,不参与课堂师生语言互动。教师在新授课中,可以发现教师在导入环节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直接拿出书本翻到多少页或者直接看PPT,PPT上给我们呈现出来哪些数学信息。课堂导入枯燥乏味,时间长了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参与师生语言互动也不积极,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
二、(二)教师语言素养不高
一堂完整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配合,通过师生之间的语言互动来展开。教师在课堂语言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提问语随意性,课堂上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知识提问。没有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封闭式提问语多,习惯性用“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等提问语。老师每说完一句话就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语,在老师问完之后,学生本能反应回答“是”“对”这样的答案。当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本能的以为学生这个知识点会了,从而造成老师以为学生都会的误会。
三、教育观念未能落到实处
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数学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师生间进行课堂语言互动时,虽然每一位老师心里都明白课堂上学生为主体,但在实际的课堂上未能落到实处。课堂上教师讲述语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参与课堂。如:“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小棒摆在桌子上”、“翻看书本88页,例题2”、“看到96页的插图”“我上节课说了这个问题,你又不知道了?”等,教师在说的时候语言指令性很强,学生会紧张、有压力。课堂氛围低沉,学生会主动的减少在课堂师生语言互动中的参与。这样的课堂会变得沉寂,课堂上不是平等和谐的学生学和教师教的课堂,在课堂语言互动中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把“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落到实处。
四、课堂结构民主化
教师主控的课堂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教师在课堂师生语言互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语言占有率,课堂讲述过程中慢慢地放手,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新授课上教师可以多组织小组活动,在小组交流活动中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练习课和复习课上,在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当小老师。如在某一个练习题中,教师设计小老师环节,学生给自己上课,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五、课堂提问多样化
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提问,不利于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大多是通过一问一答的问答方式进行师生语言互动,教师要提问要多样化,恰当的使用开放性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增加学生参与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的积极性。如:教师在教学中改正用“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等提问语的习惯,应多说“你的想法是什么”、“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为什么?”等提问语。提问语多样化,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提出问题。
六、课堂评价丰富化
单一化的评价语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教师评价语言语要丰富化,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亲和表达教师在情感和学生达成一致,对学生进行肯定型的评价时,用具体的评价语来表达学生回答的好,好的地方在哪里,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当学生回答有误时,不应不予回应要学生直接坐下,而应该进行具体性的判断。同时评价的主人不应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课堂评价丰富化,增加学生参与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的积极性。
七、课堂反思深刻化
教学反思是指每一个教师对自己的每一节数学进行教学深刻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在哪些方面值得改进,哪些地方值得进行努力。对自己的课进录制,与其他教师共同评价,虚心接受建议。可以多多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视频,取其精华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的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研究的几点看法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