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研究 一、行政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产生于人类社会,依托于人的文明成果,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主观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文化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应用到公共行政中表现为行政文化。在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中,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更好的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必须建设一种适应行政发展的文化机制,与行政活动直接相关并最终促进行政管理的进步和发展。在文化系统中,行政文化是对社会政治生活秩序的深层设计,是行政管理的灵魂,是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存在的,必然会对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和行为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下存在的,是一个国家包括民族文化、阶级属性、政治制度及行政管理体制相互冲突与融合的产物。 行政文化作为社会化、集约化程度很高的一种文化类型,在一般意义上,是指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政治背景,融合本土文化与外来影响而形成的关于行政的精神总和,是社会文化在行政领域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行政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和追求,是行政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精神基础,深刻影响人们在公共行政中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稳定或变革行政体系,规范、引导和调整行政行为的重要作用。它影响行政主体的行政思想和价值观,同时影响行政相对人对行政系统所持的稳定看法、态度、情感认同等。因此行政文化并不只与行政主体相关,并非行政主体独自创造,而是由全社会成员共同影响、共同创造的。不单单行政主体要信守已经形成的行政文化,还应该被所有社会成员所信守。 任何文化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行政文化也不例外。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行政管理系统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经过不断的磨合和演进最终形成一定社会背景下的行政文化。这些因素包括社会成员对行政行为和行政制度的看法、态度和参与,包括对传统行政文化的有效继承,还包括对各种行政文化的相互借鉴和渗透等。 总的来说,行政文化可以定义为在行政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与行政有关的思想和意识,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它包括行政文化现象和行政文化精神,是行政物质文化、行政制度文化、行政行为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 二、当代中国行政文化存在问题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行政文化也随之发生了本质上的变革,行政文化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更新和改造,行政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就。然而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影响深远,加之在我国社会处于转型和变革期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观并存,人们的行政文化观念亟待更新和重建,当前行政文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对社会经济和行政管理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说明: (一)行政观念上存在全能政府观念 在传统行政文化中,由于传统人治和封建统治观念的存在,君主处于社会权利的顶峰,拥有无上的权威,决定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掌握着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他的影响和权力覆盖到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所有领域,拥有所有社会事务的决定权。这种全能性的行政文化观念对现代行政的影响表现为一种全能政府观念。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在当前我国行政文化建设中,出现了政府越组代庖,将其管理领域深入到本应由市场本身去约束或规范的事务中,同时政府权力还深入到本应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管理领域,这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府规模膨胀,政企不分,权力无法监督和管控,机构和官员人浮于事,公共资源极大浪费,行政成本上升,政府财政经费短缺。在这种观念下政府无法有效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极大阻碍了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二)行政特征上存在行政人格化特征
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研究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思考 | 下一篇:对我国地方政府运用媒介提升公信..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当代 中国 行政 文化研究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