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人生升华
跨入2018,如此的不经意,如此的茫然。时间过的真快,我一直再问自己一个问题,对我来说,2017年的哪一天更重要?我抱着心中的答案去问我身边的人,得到了很多的答案。其中最有共识的答案是,10月18日,对这个国家,对我们所有人,都很重要。我姐告诉我,她找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以后她就可以摆脱家里人的念叨,专心的开始过自己的生活了。我朋友告诉我,他终于拿下了他的客户,工作开始越来越有冲劲。而我呢,确是在年关想清楚了一件事,是该追求岁月静好呢,还是顺着大河奔流呢?
一、有人总是喊着岁月静好,但真实世界毕竟大河奔流
2017年爸爸实现了升职加薪;我成功的入职了自己心中的单位;你看,全是好事。但是好事多,不见得焦虑少。爸爸工作还能做多久?父母的身体状况是否健康?以后我的工作是否能让我不断学习?父母总是认为自己走过的路多,见过的事情多,所以想让我在现在的单位上好好静下心来,多跟同事之间打好关系,认认真真做事为以后的升职打好基础。可是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我自诩是一位终生学习者;,这个工作对于我来说实在是枯燥无味。理想告诉我你还年轻要多出去闯闯,然而心理却让我不敢忤逆父母的安排、害怕失败的龟缩在了工作岗位上。
二、我们为什么会不幸福
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半,一半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另一半则是理性的骑象人。大象指人内心的自动化系统,包括内心感受、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等。骑象人指骑在大象背上的人,能进行各种理性思考,提出理性的要求,但却无法完全控制大象的行为。内心的大象对遇到坏事比遇到好事的反应更强烈,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更有生存优势,但他的副作用就是会放大负面情绪反应,让人类感到不幸福。就像我明明心中的目标是追求理想,我想去看看世界有多大。我不想错过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观;我不想在一个笼子里当一只自由的小鸟;我不想让自己看不起自己。然而因为放弃工作带来的父母责骂和亲朋好友的异样目光让我左右为难。
三、追求幸福的科学方法
如果我有一个同卵双胞胎兄弟,那么他很可能是个穿着邋遢的家伙。我这个人很讨厌逛街,只认得出6种颜色,有几次我痛下决心想改头换面,甚至让步到跟着女性朋友去逛街,但根本没用。每一次的改头换面,我都很快便故态复萌。20世纪80年代早期,我的穿衣哲学成了半吊子,我没办法靠自己的意志力去改变自己的穿着,让自己彻底改头换面。后来,我找到一个变通的办法——我结婚了,现在我有一衣柜的漂亮行头,也熟背了几套衣着搭配原则,还有一位服装顾问随时提供各种搭配建议。你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情感风格,但单靠个人意志是办不到的,你必须采取一些行动来改变自己原有的想法。以下就是三种最有效的变身秘诀:适应效应、值得追求的身外之物、进展原则。
方法1:适应效应
假定你看到一则介绍药丸的报道,这种药丸只要每天吃一颗,就可减轻你的焦虑感,让你对生活更满意。如果真有这种药丸,你会不会吃?假定这种药丸会产生几种副作用,但都是好的副作用:提高自尊心,让你更有同情心,更能信任别人,甚至还能提升记忆力。又假定这种药丸是纯天然,而且完全免费,现在,你愿不愿意吃?这世上真的有这种药丸,就是冥想。许多传统宗教都了解冥想的力量,早在佛陀之前,冥想便已在印度广为流传,佛教将冥想引进主流的西方文化中。冥想可分成几种不同的方式,其共同点是: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想法,专注凝神,头脑放空。冥想听起来很简单:坐好(大多用这个姿势),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或一个字、一个影像上,将其他的文字、想法或影像排出脑外。冥想一开始非常困难,头几个礼拜你会一再失败,但这是在教导你心中的骑象人如何学会谦卑与耐心。冥想就是要改变自动化思考过程,驯服你心中的大象。一旦你解除心中的依恋,就表示你已驯服了你心中的大象。方法2:值得追求的身外之物
认知疗法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教导骑象人如何训练大象,而不是直接跟大象说理,把大象打败。治疗的第一天,骑象人还不知道是大象在控制它,是大象的恐惧在左右骑象人的想法。时间一久,病人逐渐学会几种心理技巧:质疑原本自动化思考的过程,当理不出头绪时会出门买份报纸,让头脑清醒一下,而不是整天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这些可当做家庭作业,每天都要做(每天练习,大象学得最快;一个礼拜跟心理治疗师见一次面是不够的)。每次的再诠释,每一个小小练习的完成,病人都会觉得自己受到奖励,内心就会感到一点点放松或一点点快乐,而这一点点快乐就像给大象一个香蕉,奖励它有好的表现。你想在拔河中赢一头气得半死或害怕惊慌的大象?门儿都没有,只有一点一滴地改变自己自动化的思考过程,才能在过程中改变自己的情感风格。很多心理治疗师其实是把认知疗法跟行为主义所主张的技巧结合起来,创造出现今我们所称的“认知行为疗法”。对佛陀来说,心理依恋就像在赌轮盘一样,是别人在转轮盘操控这场赌局:越沉迷其中,就输得越惨。唯一的制胜之道就是,离开赌桌。离开赌桌,不去在乎人生起落的唯一方法就是,冥想,驯服不安的内心。你放弃赢的快乐的同时,也放弃了输的痛苦,而后者绝对高于前者。
方法3:进展原则
即持续不断的自我成长与求真的精神,但是我们通常会避开两者间的冲突,把自我成长诠释成求真的精神。为了受教育,我们得花12~20年的时间接受学术训练,同样,人格发展也应该花一辈子的时间。只有不断努力奋斗,才能锻炼出个人的道德修为。要一个9岁的孩子真诚地面对自己,不是靠保持9岁时的心理及人格;在父母持续不断地要求下,一个9岁的孩子在课后与周末,会被父母送去学钢琴、接受宗教洗礼。学习艺术及运动,只有通过如此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自我。就在日积月累的努力下,孩子开始改变,这是孩子努力的成果,孩子的改变会得到众人的赞许,这样的改变就是求真精神的体现。不过,这世上假设有一种药丸能提升你的网球技巧,或是有一种简单的手术,可以把精湛的钢琴技巧直接、永远地植入头脑,将会怎样呢?这种把自我精进及求真精神一分为二的做法,只会让很多人吓得不敢领教。每当内心的大象作对一件事情时,大脑会分泌快乐感的多巴胺物质,但这样的满足感持续时间不长。我们只有处在向目标一步步前行的过程中,才会持续不断地感到幸福与满足。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努力工作是体味体味人生真谛的方式。
实现人生升华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