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XQJY1598 ^论文字数:6507 论幼儿“爱心”与“同情心”的培养 [摘 要]幼儿时期是爱心、同情心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两者又是幼儿良好社会性、人格品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会对幼儿健康发展、维持和谐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爱心”是人类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同情是在爱的基础上形成的善良的情感,又为幼儿良好的品的行为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幼儿时期“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社会、家庭以及幼儿园应该从小就在幼儿的心灵中撒下“爱”与同情的种子,让他们具有“爱人之心”、“同情之心”,为幼儿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幼儿 爱心教育 同情心 培养 对策 目录 引言 2 一、培养幼儿“爱心”和“同情心”的必要性 2 1、 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情感的重要时期 2 2、 幼儿良好的情感是其良好品德行为的基础 3 3、科学幼儿教育的必然要求 3 二、幼儿“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现状 3 三、幼儿缺乏“爱心”和“同情心”的原因 4 1、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不足,缺乏同情心培养的大环境 4 2、家庭教养方式不科学,缺乏榜样示范效应 5 3、幼儿园教育存在误区,缺乏情感体验教育 5 四、培养幼儿“爱心”和“同情心”的对策 6 1、有效利用社会事件,积极营造良好的情感培育氛围 6 2、家长树立榜样示范,营造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7 3、 创设情感体验情境,系统性地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8 参考文献 11
|
| |
上一篇: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 下一篇:流动儿童交往能力的现状及改进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幼儿 爱心 同情心 培养 | 2015-08-21 15:30:1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