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及健康教育 1 一、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1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3 1.与活动的融合 3 2.与教育资源的融合 3 三、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4 (一)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4 (二)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4 (三)家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 4 (四) 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正确 5 (五) 教师的言语不恰当 5 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6 (一) 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 6 (二)个别幼儿心理健康辅导 6 (三)坚持正面引导 6 1.自我意识理解 6 2.自我评价理解 7 (四)幼儿一日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7 五、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7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及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现代教育关注的终端问题之一。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突出,从而引发社会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特别是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基础阶段,是小学准备阶段,也是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竞争压力愈发紧张,要求下一代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智力条件,还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来面对挑战,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定义出发,浅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以及我国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3-6岁的小朋友来说,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和成长以及人格形成的最为关键时期了,其主要的表现是可塑性强,心理发展不成熟,对于自我心理调节和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薄弱,且极易受到不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好坏,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由于我国受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致使在儿童中普遍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诸多心理和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吸吮手指、情绪障碍等等。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终身的发展。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同时幼儿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我们应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培养健全的心理和人格素质。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及健康教育 (2)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议幼儿入园前准备 | 下一篇:学前儿童问题行为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学前 儿童 心理 发展 健康教育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