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音乐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在幼儿园,幼儿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处在启蒙阶段。对任何事物都有探究欲望。兴趣这个“角色”的介入,正好成为幼儿最好的老师,或是最好的伙伴。
在幼儿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同样少不了兴趣的介入。
俄国音乐家、思想家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就应该积极地去培养幼儿的兴趣。因为只有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的时候,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在音乐学习中注重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在幼教活动中,该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呢?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育之所以在幼儿音乐教育中适应并发展。原因之一:它遵循幼儿年龄特点步步深入教学。我们教师在音乐教育工作中,应该谨记这一点。在幼儿学习的各个阶段,遵循幼儿发展特点,精良使方法多样化,使得幼儿每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学习方式。如:在幼儿小班阶段,控制力太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锻炼幼儿的听觉、视觉、感官能力,让幼儿不由自主的动起来;在中班阶段,幼儿控制力增强,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在幼儿欣赏能力增强的基础上,让幼儿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大班阶段,幼儿控制力强,幼儿的鉴赏能力较强,可以让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同时,进行创编行为,自主表现音乐。如此因材施教,音乐教育也能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大步挺进!
二、提供欣赏的机会,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
相信每位幼儿都有一双敏感的音乐耳朵。灵敏的听觉是感知音乐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从听觉入手,让孩子多听,并主动去感受音乐,甚至理解音乐。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有趣的音乐手段来激发幼儿听音乐的愿望,激发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听的习惯,去分辨出音乐中的细微差别,通过多种渠道,为孩子创设一个欣赏天地,尽量让孩子多接触音乐,如广播、VCD、电脑以及教师演唱或演奏等让孩子充分欣赏,接触丰富优美的旋律,使音乐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结合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孩子带入各种意境中,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情不自禁的感情态度。我与我园会利用一些空余的时间,如每天早晨孩子们陆续来幼儿园时、午睡以前、进餐、离园等时间播放各类音乐(幼儿耳熟能详的儿歌、舞曲、钢琴曲等等),让孩子生活在音乐中,让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欢上音乐,再主动体会音乐。如此,音乐的种子埋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孩子们会对音乐渐渐敏感起来,无论在什么场合,响起音乐他们都会侧耳倾听,自得其乐。
三、运用多种感官语言,增添音乐活动特有的情趣。
可以说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感官语言丰富话,幼儿学习兴致会提高。主要表现以下两点:
1、手势:即老师用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尤其是在小班音乐活动中可结合所演唱的有鲜明形象的动物歌曲,通过手势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姿态,便能很好地把幼儿的情绪激发起来。教师在指挥分合唱和打击乐时,通过手势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儿及时传递和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引入歌曲的内涵。由此可见,简明的手势能启蒙、激发小朋友的情感,使其节奏统一、速度统一,从而引起老师和小朋友间的情感共鸣。
2、体态:体态语言即教师通过动作表情传递给小朋友讯息。音乐教学中如果深入体态语言,相信师幼会越来越默契。体态,通常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闪烁坚定的目光和洋溢欢欣的笑脸,能使幼儿情绪激昂,精力倍增,如在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时,教师坚定有神的目光和自信骄傲的姿态,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儿,使他们充分感受劳动的美好与光荣;《大树妈妈》等较为柔和、抒情色彩较浓的歌曲,教师应注意运用亲切、自然的眼神和表情来教唱,便能把幼儿的情感带入如诗如画般温柔的意境中去。
又如唱《种瓜》《刷牙歌》等轻快活泼的歌曲时,教师用充满稚气天真的笑脸和眼神,就能激发小朋友的内在情感,同时与老师的情感相融合,有表情地去进行唱歌,甚至随着音乐节奏去进行律动表演,如此便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充满魅力的环境布置,激发幼儿学唱歌的兴趣。
环境给幼儿提供视觉上的享受的同时,给幼儿音乐学习也提供了想象空间。环境与音乐活动接轨的话,会给幼儿音乐学习兴趣提供帮助。春天到了,活动室都换上了春天的主题墙饰,活动室里一片草绿。于是,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新授了歌曲《柳树姑娘》,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地不由自主看着主题墙上的春景,这时我就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在主题墙下学唱歌,在唱歌时,孩子们的情趣高涨,兴趣十足,不一会就学会了歌曲,这时孩子们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不由自主的想着春天,想着花儿啊,草儿啊,嫩嫩的树儿啊等。气氛越来越温馨愉快!孩子们不由自主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歌曲之美,感受到了唱歌的乐趣,甚至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在丰富多样的音乐天地中,激发幼儿爱歌曲的乐趣。
五、给幼儿自我表现和表达的机会
幼儿教育的全部艺术就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只有当幼儿需要的时候,教师的给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老师往往忽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过分的注重技巧训练。如在学律动时,老师一遍又一遍教舞蹈动作,幼儿机械地重复学,使本来很好的音乐活动变成枯燥无味的动作训练,幼儿的兴趣随着一遍一遍的“不对”声递减,其实,在教学中,只要充分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动力和自信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得到了发展。
音乐是孩子离不开的伙伴,孩子的发展需要音乐,音乐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是为孩子的音乐潜能开发奠定良好基础。能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提高孩子的音乐智能。能使孩子在浓厚的音乐艺术中,一点点,一滴滴地听懂音乐,理解音乐,表演音乐。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幼儿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幼儿多听多唱,放手让幼儿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幼儿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幼儿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介于音乐对幼儿如此的重要,学习音乐以及如何更好的学习音乐必定成为我们幼教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此,我发表个人看法:兴趣成为幼儿音乐学习的重要原动力。本文对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思考,一一展开,希望能够被共享,为音乐教育事业出份微薄之力!
浅谈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