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前教育是人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幼儿个性的塑造,将影响其未来的工作、学习。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个体早期全面发展,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具有重要价值。办好农村学前教育,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研究分析了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现状,从促进城乡教育公平,促进幼儿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阐述了农村学前教育价值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农村;学前教育;价值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注下,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然而,由于各方各面的原因,中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如农村学前教师多为非正式教师,学历等普遍较低、机构偏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但是办好农村学前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教育与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能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现今农村教育与城市相比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环境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学前教育的发展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同时也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起点。一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说到底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教育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起点的公平上,而学前教育就是这个当之无愧的起点。 三、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有利于农村人才的培养
良好的学前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积极的态度、广泛的兴趣,发现和发展儿童的潜能,将为人一生的充分发展奠定基础。当前,中国农村人口素质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为此,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从源头上抓好农村教育,从而整体提高中华民族索质、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 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个体早期全面发展,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具有重要价值。办好农村学前教育,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近年来幼儿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特别是经济、科技等处于世界前列的发达国家,对于学前教育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重视。并且积极投入对机构的建设以及在园儿童受教育质量的提高。
我国政府在十八大以来推行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凸显出对幼儿的教育已不容忽视,对于幼儿的教育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石”,对巩固和夯实义务教育的成果,以及提高我国国民、社会整体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以知识、科技等为竞争的今天,发展幼儿早期教育,早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
有学者指出:“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健康、社会性、情感和认知等领域的长期发展。优质的学前教育不仅对幼儿发展及其家庭有利,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是在幼儿阶段。所以,通过早期教育对人的认识来施加影响,必将其一生的成长中产生奠基性作用。有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的发育与年龄的增加呈反比,很显然,人生的头几年,是进行快速学习、健全并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时机”。处于幼儿时期的儿童发展变化迅速,有着巨大的学习潜力和发展“可塑性”,要想将这种可塑性变为现实性,为有教育为其提供适宜于儿童发展的优良环境,通过教育施加影响。
其次,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越早的介入,收效及具有的影响也越显而易见。如果反之则可见一般。同时,对于幼儿早期教育的介入其质量的好坏也是很重要,如若是不求质量的介入,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介入幼儿早教质量的优劣,势必对幼儿认知形成和未来学习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国家对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视及推广,地处农村的农民家庭,也逐步地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了起来,这就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幼儿的入园率。这就对农村幼教机构,及体制的建立建全提出了高要求,因为他不但承担着为孩子发展和早期教育提供服务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为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未来的发展担负着使命。
当前对于幼儿早期教育的关注不仅仅在城市,家庭或个人,这股对孩子关注的洪流已烧向农村,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核心取向。可以说,关闭一所幼儿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远比关闭一所大学更要让一个家庭、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忐忑。
任何收获都需要投资,而对于幼儿早期教育的投资,是一种长期的高回报的人力资本投入,有学者认为,学前教育除了能体现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等方面发展的宏观价值,还能体现幼儿认知、培养道德、陶冶情操等个体发展方面的微观价值。所以,重视并加大度对于学前教育的投资,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这必将对于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
五、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成为教育的前沿,势必将对我国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世界各国都已对幼儿的早期教育十分关注,并已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措施,在各国都把幼儿早期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历史的背景下,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那就必须把幼儿早期教育注重起来,而我国的国情又决定了其重点对象———农村。
我国的城市学前教育已初成体系,而农村学前教育无论从机构还是体制正处在起步阶段,只有通过帮助农村幼儿做好义务教育段的起步准备,(比如适应性、良好习惯、礼仪养成等等方面准备),以一种良好的状态进入小学阶段的规范系统学习。对于幼儿的早期教育不仅仅对幼儿个体身心发展意义不菲,并对其终身成长及教育事业本身发展也十分重要,同时对于个体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终将成为这个家庭未来幸福和谐与否的指数,孩子教育的成败与否直接牵动了每个家庭,而农村孩子早期教育的成败与否,更有甚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个体走向社会化的初始阶段和关键时期,无论是所处的环境,接触到的人和事,都会对孩子的情感、态度,行为、性格、人格形成奠定性基础。幼儿在3—5岁时期接受优质的早期教育,将会影响到幼儿一生个体行为、性格习惯、社交能力、健康人格、社会责任感等重要特征的形成,反之则容易使幼儿形成消极的社会性及人格品质,而农村和城市在这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结语
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必须以落实政府责任为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多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加快乡镇中心园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有计划、分步骤地快速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以大幅度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和保教质量。
[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作/译者:王相荣;出版社:新时代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幼儿教育法规与政策概论》作者:孙葆森;出版社:出版社出版日期:1998年10月1日
《幼儿教育法规》作者:林雪卿;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年08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