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它能够丰富幼儿的经验,提高幼儿的思维、想像、创造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园应重视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资源,其主要途径包括:广泛搜集幼儿民间游戏、精心筛选幼儿民间游戏、在筛选的基础上对民间游戏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在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中,教师应为幼儿营造和创设适宜的民间游戏环境,将民间游戏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民间游戏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园内外资源,发挥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整体功能,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日趋关注的重要课题。挖掘利用本地区的民间游戏,可使有限的区域教育资源在无限的教育需求中充分发挥作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民间游戏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进、创新的结晶,游戏的种类丰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玩法不一,乡土气息浓厚,来源于生活,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创造机会和创造空间。
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主要教育形式,寓教于乐,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和谐的发展。通过游戏使幼儿不断地认识自我了解未知、陶冶情感、形成经验、牚握技能、学会交往合作等,游戏的影响也将伴随孩子的一生。教师要抓住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进行教育。
幼儿民间游戏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和想像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社会性活动,这种社会性活动主要反映的足他们已经熟悉的、理解的、感兴趣的,在幼儿印象中最鲜明、最突出并有真正感情经验的生活体验。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有的特点及价值,在幼儿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活动中不可多得的可资利用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民间游戏由于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劳动,游戏活动中所配有的歌谣一般是用当地人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出来的。这就使得民间游戏贴近自然,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
二、收集与筛选民间游戏
首先老师通过家长座谈、访谈一些老人、回忆自己小时候玩的游戏来收集民间游戏素材,并将收集到的资料笔录下来,进行梳理,然后将梳理好的资料进行交流汇总。我们必须对收集到的民间游戏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筛选时,我们首先考虑游戏的安全性、教育性、科学性,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内容健康、思想积极的民间游戏。如:“老鹰抓小鸡”、“警察抓小偷”、“抬轿子” ,手指游戏“金娃娃、银娃娃”及“蚊子咬”等,将精心筛选后的民间游戏运用到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中。
三、改编与创新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它本身有一定的缺陷,如某些游戏材料操作性难度较大,且不易收集;有些游戏情节不符合幼儿的特点;有些游戏的玩法比较单一等。所以我们要对收集的材料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教师在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根据游戏材料、内容、规则的可变性创造出新的玩法,让幼儿乐于其中。
四、幼儿园应有效开展民间游戏
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基础,主要包括游戏的时间、空间、玩具和材料。在游戏活动的时间方面,应改变“小学化”的作息时间,制定适合幼儿的一日生活制度。在玩具材料方面,教师要发挥想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废旧材料自制玩具,还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创作,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为幼儿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游戏所引发的浓厚兴趣,使孩子们徜徉在愉快中。如:“造房子”的游戏,在地上印画的图形是各具形态,跳法也不尽相同,有的用脚踢着跳,有的顶着沙包跳,还有的夹着沙包跳,教师应给幼儿最大的自由和最少的干预,让幼儿在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
五、幼儿园开发和利用民间游戏的有效途径
1、民间传统游戏挖掘的途径
(1)深入挖掘祖父辈的传统资源。深入到农村、牧区,寻访那里里的老一辈人回忆并讲述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民间游戏,并加以文字和图谱记载,进而筛选出符合幼儿发展的民间游戏进行整理和归类。
(2)深入开发利用家长资源。在幼儿园发放调查报告和问卷,让家长填写三到四种玩过的民间游戏以及传统玩具,了解幼儿感兴趣的传统民间游戏。
(3)利用现代化途径寻求资源。在现今信息社会,教师还可以从书籍、网络上寻找适合幼儿的传统民间游戏,将现代化和传统有效结合。
(4)利用幼儿园教具评比活动深入挖掘民间游戏材料。除了寻求外援,我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教师们利用业余时间自制了许多的民间器具。
2、民间传统游戏和幼儿园各领域活动的融合
(1)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情况,确定传统民间游戏目标和玩法。
小班:激发幼儿兴趣、提高参与民间游戏的积极性。
中班:培养幼儿勇敢、合作精神。
大班:培养自主学习、激发创新欲望,通过活动促进其多方面的发展。
3、民间传统游戏和幼儿园各领域活动的有效融合
健康领域的融合。为了让幼儿乐于参与游戏,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们选择了民间游戏《跳房子》。在画好的房子里有很多窗户,每一扇窗户里都住着不同的小动物(贴上动物卡片),让幼儿丢掷沙包,丢到哪个小动物头上,就跳到小动物相应的窗户上给小动物送爱吃的食物。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房子里都住着谁?它们都爱吃什么?篮子里哪些食物是小动物爱吃的,从而让幼儿掌握小动物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艺术领域的融合。在《包粽子》的民间游戏活动中,首先从认识端午节开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有着多种多样的节日活动,更有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并通过知识介绍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幼儿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幼儿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是愉快的体验,幼儿就会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科学领域的融合。科学是幼儿每日经验的一部分,每天发生的随机经验对幼儿而言是最自然、最有意义、最具体、最容易了解的,也是最不容易忘怀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是会成为过眼烟云,不会产生任何学习效果。
4、民间游戏与区域活动的有效融合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的创设中,教师注意创设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民间游戏的各种探索活动。在活动区中投放游戏材料,鼓励、启发、引导幼儿自主地开展游戏活动,如投放石头、树叶、树枝等材料。
六、幼儿园深入开展民间传统游戏的重要意义
民间游戏能激发幼儿游戏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中去。民间体育游戏内容广泛而丰富,适合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
民间游戏有利于口语的表达。语言本身是一种概括化的符号,是代表一类事物的象征。
民间游戏能让幼儿形成良好个性和情感。每个人都有虚荣感,包括我们的孩子,因此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中,教师运用鼓励性语言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能使幼儿更为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并维持对活动兴趣的持久性。
民间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游戏的规则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每个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幼儿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幼儿从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
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多向交流。民间游戏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沟通的桥梁。
七、总结
总之,明间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教师应带着一颗游戏的心去参与幼儿的明间游戏,在组织明间游戏中以幼儿为主体,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适时适地点。适宜的转换角色,才能充分发挥良好有效地教育作用,才能识别幼儿的情感并接受他们的情感,营造起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心理氛围。明间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愿我们充分挖掘明间游戏的精华为培养幼儿所用,在幼儿园广泛开展明间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