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幼儿园;户外;教师;角色定位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而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这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一、户外活动对幼儿的影响
1.户外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户外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参加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让孩子精神焕发,情绪愉快,而且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勇敢坚强、反应灵敏等多种意志品质。户外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是享受快乐的过程。户外自由活动时,孩子三三俩俩在草丛中捉昆虫,观察这些小生灵的形态、习性,孩子们会以更自然,更加放松的状态投入到游戏中。在整个户外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再是管理者、教育者、引导者,而变成了孩子们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良师变成益友,让孩子们体验到一种新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变化。
2.户外活动是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最佳途径。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在活动前,老师总要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
户外活动能提高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户外活动往往是需要与小朋友一起展开的,即使是简单的游戏活动,也有不少规则。如几个小朋友在一起滑滑梯,就有一个先后次序问题;一起搭积木、踢球,就有合作与配合的问题。可以说,户外活动为幼儿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积累为人处世规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孩子们往往会从游戏中积累经验并迁移到将来的日常生活中去。
教师在户外活动中的角色
幼儿与教师们不论是在心理还是在生理都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因此常常会出现一些思想、行动方面的碰撞,在部分情况下,教师们作为为幼儿们创造具体游戏情景的创造者,往往会忽略了幼儿的精神生活,并且倾向于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幼儿们,正如著名的思想家蒙台梭利所说, “幼儿跟成人之间的冲突普遍都是由于成人自己造成的,成人始终像一个巨人一样,等着幼儿出现扑过去压倒他。”因此,教师们在户外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们要明确自己制定规则、组织游戏的双重角色。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们可以与幼儿们协商一起制定游戏的规则,教师们可以通过示范户外活动或是使用的用具、器械等的玩法,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让幼儿们提前接触这些游戏的规则和道具,熟悉玩法。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们也要时时刻刻关注幼儿们的安全,在这个基础上再判断幼儿们是否遵守了之前制定好的规则,当然,教师们也可以作为游戏的参与者,根据幼儿们在游戏中的表现情况随机调整规则,确保幼儿们有足够的兴趣参与到活动中来,不断的创新,与幼儿们一起探索新型的户外活动。教师们要努力成为幼儿们在户外活动中的伙伴,因为在幼儿们的世界中,如果教师们能够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变得更加亲近。因此,教师们应该努力成为幼儿们的小伙伴,让自己从成年人的世界转变为孩子们的世界中来,与幼儿们一起思考、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等等。只有这样,教师们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幼儿们的世界中来,与幼儿们一起成长,实现户外活动的预期效果。
由于幼儿与教师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而如果整体活动过程以教师的规则制定为主要方式,那么有可能会影响到活动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因而在活外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控制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由幼儿自身制定出相应的规则。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到一个引导者与启发者的角色,尤其是在机械运动的时候,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示范以及相应的讲解。比如说在利用呼啦圈进行“网小鱼”游戏的时候需要教师示范如何“网小鱼”,并且引导幼儿制定“网小鱼”中,“小鱼”可以行动时候的“命令语”,并在游戏的过程中保证幼儿的安全问题,以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指导游戏的进行与发展。
【结 语】游戏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促进自身社会交往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规则的获取,因而幼儿户外活动对于幼儿本身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由于现阶段有些教师对于自身在幼儿户外活动中的定位存在着角色定位认识不足的情况,所以容易导致教师无法在幼儿户外活动中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社会化的过程,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对幼儿身体造成损伤的情况的出现。因而本文将从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要性的角度出发,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角色在幼儿户外活动中的定位进行有效的分析,以期能够促进教师角色定位并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