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位。”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是幼儿安全、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自我保护能力,以期对幼儿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幼儿 安全意识 自我保护
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年龄小,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多是无意行为,受到伤害的可能性随时存在,稍不小心可能就会发生悲剧事件。因此,除了幼儿教师和家长平时的看护外,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一”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十分必要。
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
这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环境的安全与否和事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
(1)把好晨检关。
利用每天晨检把好第一关,发现幼儿带小刀、大头针、剪刀等一些危险品要及时收缴,有带糖、瓜子果冻、等食品也要说服幼儿不要带入园,减少事故隐患。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它可使幼儿提高警惕,帮助树立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
(1)丰富安全知识
为了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儿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较容易发生的事故,制定了《安全知识》,内容涉及广泛,如:有人敲门怎么办?遇到陌生人怎么办?能不能自己去拿装满热水的热水瓶?坐汽车时能不能把头、手伸出窗外?哪些是危险的地方?能不能玩小刀、别针等等。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给幼儿讲解,让幼儿明白哪些事情是危险的,不能做,并知道为什么不能做,使幼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
(2)通过主题活动教育培养
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渠道,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挑选适当的活动内容,通过主题活动教育,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例如,小班主题:棒棒的我。通过《不跟陌生人走》、《安安全全玩滑梯》、《交通信号灯》、《防止抓咬伤》等系列活动,让小朋友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收陌生人的礼物,不跟陌生人走;学习正确的玩滑梯方法;了解初步的交通规则,一定要在大人的带领下过马路;学习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不能随便抓、咬别的小朋友等等,初步培养小朋友的安全和自护意识。中班主题:安全地玩。小朋友的好奇心强,对电源插座、电线、电风扇、煤气灶、药品、热水瓶等都感兴趣,但这些物品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伤害,通过组织幼儿观看课件、组织讨论、欣赏故事、认识安全标志等活动,使幼儿知道哪些物品有危险,遇到危险时怎么办,幼儿园里怎样玩等,并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大班主题:意外创伤。幼儿园里的意外伤害多发生在户外活动和上下楼梯中,所以通过儿歌《楼梯歌》、《防止烫伤最重要》、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砸沙包》、日常生活中和紧急疏散时的上下楼梯演练、安全方面的动画片欣赏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正确地上下楼梯。在户外活动中学会躲闪、正确的跑跳、有秩序地排队、观察周围环境等,懂得危险的地方不能去,了解摔伤、烫伤后的简单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养成不推不挤、谦让等好品质。
二、幼儿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途径。
针对幼儿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模仿欲望强、缺乏生活经验、安全意识薄弱等的特点,现根据国内外各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设计,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总结出以下几种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发展幼儿自我保护的技能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教低,行为缺乏理智,游戏时难免会发生意外。为此,利用角色游戏“红绿灯”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外出要跟随大人,不能在马路上玩耍,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让幼儿在看似游戏性质的表演中获得最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在他们的头脑中,从小树立安全第一、生命最可贵的自我保护意识。又如,在情景表演游戏“你知道该怎么办吗?”中创设一些情景:“你一个人在家,有个陌生人敲门你该怎么办?”“夏天很热,容易中暑,你该怎么办?”“发现厨房有煤气的味道应该怎么办?”“如果你的手划破了怎么办?”等等,引导幼儿设想出各种各样的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演习。还可以在娃娃家游戏中放置电话,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拨打电话,巩固他们对“110”、“119”、“120”等特殊电话号码的认识。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通电小实验,使幼儿了解电、电器的危险性,教育幼儿不要乱摸电源开关、插座、电线和电器等。让幼儿知道那些东西有危险,会伤害身体,不能乱摸乱碰,使幼儿懂得既要玩得自由开心,又要注意安全。我们将安全教育与游戏融合在一起,利用游戏规则的约束让幼儿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为了让幼儿懂得交通规则,学会安全过马路,我设计了“小乌龟进城”的游戏情境,在车辆川流不息,行人来来往往的十字路,幼儿帮小乌龟安全地过马路,在轻松、愉快的交通安全游戏中,幼儿懂得了红绿灯的作用,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让幼儿在看似游戏性质的表演中获得了最为深刻的感性认识,从小树立安全第一、生命最可贵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创设一系列的游戏,顺应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自我保护的技能。
(二)通过创设环境教育
幼儿园的环境不仅起到美化的作用,而且还为幼儿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们注意合理利用幼儿园环境资源来渗透安全教育,能让幼儿在环境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懂得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是设置安全标志。在幼儿园在楼梯两边的墙面上画上了各种各样的安全标志,并在上、下楼两边的台面上画上小脚丫,让幼儿每天在上、下楼的同时,轻松、自然地认识各种安全标记,知道上、下楼要根据小脚丫向右走,在丰富幼儿的安全常识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其次是开辟安全教育宣传栏。各班在家园联系栏中专门设置安全教育知识栏目,通过定期更换安全教育内容,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在活动室的互动墙上制作了“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地震知识我知道”等墙报,让幼儿在欣赏色彩鲜艳的版画,学习琅琅上口的儿歌、浅显易懂的故事中,了解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能力。
最后是创设安全教育小画廊。让幼儿做幼儿园环境的小主人,运用所学的绘画技能,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如:“消防安全组画”“热闹的十字路口”“规划与标志”等绘画活动,不仅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又为幼儿分享经验提供了平台,拓展了他们的学习空间,强化了幼儿安全意识。通过家长配合进行教育培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仅靠幼儿园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应让幼儿家长配合,同步进行。因此,要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及时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并让家长各抒己见,对如何让幼儿得到更加安全的保护、如何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出丰富的建议。另外,针对部分幼儿家长安全意识较薄弱的现状,幼儿园要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并配合幼儿园进行幼儿安全教育。可以设置“家园专栏”,利用栏目及时刊登安全教育话题,指导家长为孩子创设安全的家庭环境,同时将安全意识和身体保护方法教授给孩子。总之,幼儿家庭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对幼儿实施安全自护的家园同步教育,是幼儿健康、安全成长的必要保证,也是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时刻牵动着父母、老师的心。因此,幼儿园要把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家长以及社会都应该积极参与,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同时要为幼儿提供和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要不厌其烦地通过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反复灌输同一内容的安全知识,让幼儿牢固掌握,知道哪里有危险,如何征服危险,并懂得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总之,实行幼儿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幼儿将所获得的安全知识转化为自我保护意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自己为自己创造安全的环境,自己来保证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