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岭山佳佳幼儿园3名学生为例
一、调查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挑食的问题。在幼儿园工作期间,我发现班级里将近50%的儿童都有挑食现象,他们在吃饭时只吃自己喜欢的菜、饭,而将不喜欢吃的饭菜用筷子从碗中夹出来,或是将碗里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先迅速地吃完,将碗中留下不喜欢的食物推到别的小朋友面前,尽量让不喜欢的食物离自己远远地。甚至有些孩子只喜欢吃零食,不吃饭。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各种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与家庭的需要,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心理素质的发展。挑食不仅会使幼儿营养失衡、留下健康隐患,还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发育,造成某些营养成分的缺少,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正常发育、成长,又容易患各种疾病、特别是大脑和智能的发育成长。
合理的营养是孩子健康所需关键的条件之所在,营养是供给孩子能量的基本来源,能量对孩子很重要,它能维持生命活动、保证生长发育,能量是必不可少的。挑食对生长发育期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如果长期营养素缺乏,会导致幼儿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创造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减弱等,从而导致幼儿在入园后智力发育与同龄幼儿相比较缓慢。
(一)调查目的
为了能让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保证身体和智力等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使儿童健康愉快地成长,本人选取了大岭山佳佳幼儿园内3个挑食比较典型的儿童的家长,采取访谈的方式,跟家长了解孩童在家吃饭的基本情况,同时结合日常工作对着3名儿童就餐的观察记录,总结分析儿童挑食的原因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希望能纠正儿童挑食偏食的饮食习惯。
调查对象
大岭山佳佳幼儿园大班3名儿童(陈梓萱、李蕾蕾、吴轩),以及这3名学生的家长
(三)调查时间
2017年2-3月
(四)调查方法
访谈法、观察法
二、调查情况分析
(一)陈梓萱基本情况
姓名:陈梓萱
性别:女
年龄:5岁
个人情况:陈梓萱是个比较乖巧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良好,独立性强,和同学间的相处也很好,很有号召力的一个小姑娘,唱歌、跳舞、画画是她的强项。
挑食情况:不吃青菜;陈梓萱入园3年,带过她的老师基本都知道,这孩子不吃青菜,所有的青菜都不吃,在幼儿园吃午餐时,会把青菜挑干净了才开始吃饭,甚至有时候为了方便,她的饭里直接不给青菜。老师跟家长反映过这个问题, 家长的态度是放任孩子,孩子除了青菜不吃,其他饮食都正常。
家庭生活情况:陈梓萱的父母都是80后,二人各自都有工作,工作比较忙,平时都是由保姆李阿姨接送女儿陈梓萱上下幼儿园,早餐一般都是牛奶、豆浆、面包、馄饨、面条、白粥、油条等,轮着吃。中午在幼儿园吃午餐,饭餐吃保姆李阿姨做的饭菜。根据李阿姨和陈梓萱的妈妈反映,5岁的梓萱在家基本不用担心吃饭挑食的问题,不爱吃青菜这个习惯,是受家里人的影响,爸妈也不爱吃青菜,认为青菜只是补充维生素,多吃水果也可以。
分析:针对陈梓萱不吃青菜的这个习惯,要改变的不单单是孩子的问题,父母的态度也很关键,父母的教育对孩子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孩子会跟大人学习,父母不吃青菜,她也不吃,有可能一开始孩子不吃是因为青菜不好吃,但是是可以接受吃青菜的。只是父母的态度让孩子觉得,我爸妈也不吃青菜,我的家人都不吃青菜,为什么我要吃青菜,我也不吃。要从根本上纠正不吃青菜的这个挑食习惯,首先要说服她的父母开始慢慢吃青菜,而去带动她吃青菜。
(二)李蕾蕾基本情况
姓名:李蕾蕾
性别:女
年龄:5岁
个人情况:比较傲娇的一个小姑娘,有点霸道,小公主脾气,喜欢欺负别的小朋友,看到同伴拿着她喜欢的玩具,说什么都得抢过来玩。班里的小朋友没几个愿意主动跟她玩的,老师不能批评她,说她做得不对就大哭,一哭没一个小时停不下来,得好好地哄着,跟她举例子讲道理,她能听进去,过2天又忘了,老师批评她就晚上回去跟爷爷告状,令人头疼。
挑食情况:不喜欢吃主食,每次吃午饭时很少吃米饭、面条之类的,青菜和肉也不太爱吃。嗜甜食,喜欢吃水果和零食,比如糖果、饼干、冰淇淋。书包里每天都装着好多小零食,家长怕她中午不肯吃饭,会饿。
家庭生活情况:李蕾蕾是和爷爷奶奶一家5口一起生活,父母比较忙,平时都是退休的爷爷奶奶接送,独生女,是家里的小公主,家庭条件优渥。爷爷奶奶很宠,要什么给什么,爱撒娇。爷爷是家里的主心骨,做错事如果父母教育她,不高兴就大哭,一哭爷爷就出来护着她。
分析:李蕾蕾挑食的习惯,主要是爷爷奶奶太宠惯的,她身上存在的问题,是目前这个社会的缩影,很多孩子都有由于家里太宠了,舍不得说教,才养成了任性,不听劝教,我行我素这样的行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家人,如果家人能及时加以引导,孩子挑食的毛病,不需要很长时间,就能纠正好。
(二)吴轩基本情况
姓名:吴轩
性别:男
年龄:5岁
个人情况:吴轩是个小才子,知识面广,兴趣爱好广泛,比较小大人,聪明、思维活跃。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他,各方面表现优异。平时很自信,绅士,爱臭美,爱干净,有点小洁癖,半个小时要洗一次手。自主意识很强,他不认同的观点,会据理力争,很难说服,对于不喜欢的食物,怎么劝都不会吃。
挑食情况:比较喜欢西式的食物,比如鸡排、猪排、牛排、汉堡、薯条、雪碧、可乐。不喜欢白米饭、蛋炒饭或者拌饭喜欢吃,不喝粥、各种汤水都不喝。蔬菜只喝蔬菜汁,不吃炒的或烫水的,不吃味道比较特别的食物,比如葱、姜、蒜、韭菜、芹菜、香菜,爱吃肉和水果。
家庭生活情况:妈妈是个时尚买手,工作时间比较自由,吴轩从小是妈妈带,爸爸工作比较忙,经常出差到处飞,没多少时间相处。爸妈都没有挑食的习惯,一家3口很少在家里煮饭,基本都是在外面吃或者叫外卖,菜的种类吃得比较单一,基本都是常去的餐馆和固定的菜式。
分析:吴轩的情况是3个调查对象中情况最轻的一个,除了味道比较刺激的食物,比如葱、姜、蒜、韭菜,其他的食物只要按着他的口味做,什么都吃。他挑的是食物的烹饪方式,不是食物本身。建议家长平时在家可以多做饭,同一样食材多研究几种烹饪方式,这样可以让孩子慢慢接受食物不同的做法,渐渐改掉这些挑食的习惯。
三、总结与建议
由上面的调查分析可看出,一个家庭的用餐习惯正确与否,对幼儿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的影响十分重要,幼儿正确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是和家长学的。比如陈梓萱,她不吃任何青菜,主要是受父母的影响,父母也不吃青菜,她不吃觉得理所当然;李蕾蕾不爱吃主食的坏习惯,源于爷爷奶奶的溺爱,如果家长没有形成定时定量的良好进餐教育观念,幼儿就不会有这样的意识。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琳琅满目的零食、小吃伴随着幼儿,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毫无节制,导致幼儿没有合理的三餐时间,过多的零食小吃让幼儿已经饱了,就更不愿意吃饭了;吴轩挑的是食物的烹饪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家里很少煮饭,基本都是在外面吃或者叫外卖,菜的种类吃得比较单一,固定的餐馆和固定的菜式,导致他不习惯食物的各种烹调方式。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家长要以身作则
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挑食,孩子也会跟着挑食。家长在平时用餐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这道菜炒的不好吃、我不喜欢吃青菜、我不喜欢这菜的味道、这道菜煮得太烂了等等不起眼的言语,在幼儿听来就是一套套挑食的好方法。他们也会用同样的言语和理由,来拒绝吃自己讨厌的食物。家长对于自己不喜欢食物,可以少吃,但不能不吃,即使不吃也不要给孩子看到。
爷爷奶奶可以宠孩子,但是不要过度溺爱孩子
孩子想要的东西可以尽快满足他,只要要求不过分,但是不能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人的欲望都是无止境,孩子也有欲望,而且他们没有判断能力。做错了事情要及时指正和给出正确的做法和建议,家长要有这样的意识,不能一味地包庇,如果一味地包庇,孩子不仅意识不到错误,还会愈演愈烈,变本加厉。
(三)家长要多了解与饮食相关的知识,多自己做饭,兼顾孩子的营养
不少年轻的家长日常的饮食,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饭,没有考虑到幼儿的营养是否全面。也有不少年轻的父母不愿意做饭,经常带着幼儿去饭店吃。而饭店的饮食习惯,往往是不适合幼儿长期食用的。饭店里所谓的的各式美味佳肴,大部分都放了很多的调料和味精在里面。而这些让菜变香变鲜的各种辅料长期食用,对幼儿的健康危害很大。为了幼儿的健康,家长必须了解一些与饮食相关的知识,自己有时间多研究菜谱,给孩子做饭,注意食物的巧妙搭配,美味的同时还要均衡营养。
(四)幼儿园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制定饮食
幼儿园应该积极的关注和参与到幼儿伙食制定的环节中来,根据季节的变化,给幼儿选择好食物,从幼儿的健康角度出发,配合好保健教师制定每周的菜谱。建议最好在两周不同的食谱中,加入不一样的食物,丰富饮食的种类。
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努力做好幼儿每一天的进餐教育工作,我相信我们的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并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