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教师自己工作满意度及其归因的调查分析
【摘要】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其所从事工作的整体满意程度,该研究能帮助管理者认识和把握教师的工作满意状况,了解其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成因,提出缓解和预防的策略,促进心理健康及工作积极性的提高。鉴于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对幼儿园组织、幼儿教师个体和教育对象的重要意义,所以应该加以充分重视。本研究利用自编“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并结合观察、访谈的方法,对韶关市市四所幼儿园40位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获得有效问卷36份,有效率为90%。
【关键词】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引言
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指的是幼儿园教师对其所从事的幼教工作的整体满意程度。幼儿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工作满意度不仅与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她们自身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而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们的教育对象——幼儿的健康成长。但令人不安的是,笔者由于工作的原因,在经常接触幼儿教师的过程中,发现在幼儿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着对工作中工资报酬低、人际关系复杂、幼儿保育责任巨大、工作过于劳累等方面的抱怨与不满,这一现象需要引起政府决策层、专业人士、幼儿园管理者以及幼儿园实践工作者的关注。该研究能帮助管理者认识和把握教师的工作满意状况,了解其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成因,提出缓解和预防的策略,促进心理健康及工作积极性的提高。鉴于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对幼儿园组织、幼儿教师个体和教育对象的重要意义,所以应该加以充分重视。
一、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利用自编“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并结合观察、访谈的方法,对韶关市市四所幼儿园40位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获得有效问卷36份,有效率为90%。
二、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36名幼儿教师中只有9人对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幼儿园工作整体感到满意,仅占被调查者的24%;不满意的有10人,占被调查者的41%;17人处于难以说清楚是满意或是不满意的中间状态,占被调查者的35%。
1.继续教育。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十分必要,态度积极,但是幼儿园提供的培训十分不足,培训内容要针对幼儿园中的实际问题,方式也应改进,不要采用单一讲座的形式。
2.待遇报酬。和同类幼儿园相比,多数教师觉得都差不多;但是对加班补助而言,教师大都表示很不满意,加班多报酬少。
3.工作本身。有将近9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才能尚未完全发挥,有62%的教师希望接受有挑战性的工作。大多教师认为工作强度高,压力大,身心疲惫。
4.同事关系。同事之间要取得良好的配合,必须以良好的沟通为前提。良好的沟通和配合,是工作满意的保证和前提。在问卷中,认为工作沟通基本充分的占75%,认为同事之间相互配合为“好”的占72%。
5.工作环境。教师对校园环境建设、办公环境、教学设备、活动安排基本比较满意;就餐环境则认为一般。
6.幼儿园领导管理。在“工作要求”方面,领导对教师的工作要求比较明确;教师对幼儿园绩效评估体制的满意程度较低。许多老师认为幼儿园的绩效评估体制并不完善,不能真正地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真实的评估。幼儿园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奖励。最终导致教师感觉到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教师的工作热情逐渐下降。
(二)影响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原因 一位参加工作不久的幼儿老师对研究者说:“毕业还不到一年,我每天都是带着疲惫的心情入睡,挣扎着起床,现在我对自己所从事的幼教工作真是感到很不满意。”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幼儿教师对工作感到不满意,又是什么样的工作状况让我们的幼儿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如此巨大?通过访谈,研究者发现影响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对象特殊,工作压力大。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幼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受教育者群体。他们好奇、好动、好问、好模仿,喜欢探究新事物,却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他们既给幼儿教师带来快乐。也给她们带来烦恼。尽管幼儿园每天都有安全检查,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安全教育,但由于幼儿对危险的无知或者可以说是不懂害怕,导致他们做事常常不顾后果而出现一些意外。幼儿的安全、幼儿的对危险的无知,就像一个套在幼儿教师头上的紧箍咒一样,让她们的精神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使她们对工作存在着恐惧,也导致许多的幼儿教师对这份折磨人的工作感到很不满意。高强度、大负荷的工作,幼儿教师们大都能够适应、习惯,对她们来讲,比身体之累更难以承受的是“心累”。
2.工作强度高,身心极度疲倦。
有人这样描述幼儿教师:既应是一名关心幼儿生活起居的保姆,又该是一名懂教育的教育家,精通琴棋书画的艺术家,撰写论文的作家,做好家园联系的外交家……且不提这些比喻是褒是贬。但能胜任这么多“家”的人不是超人便只能是疲惫不堪、穷于应付的人,于是幼儿教师无一例外地得了疲劳症,造成她们对工作有诸多的抱怨、诸多的不满。工作时间长。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间比一般职业要长。研究者的调查发现,有72%的幼儿教师日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同时,由于幼儿园周六都有留园班,每个幼儿教师就必须在法定的双休日时间里到园上半天班。因此,幼儿教师的工作时间远远长于我国规定的8小时工作时间。
“三有”“八会”“五能”体现对教师的高要求。“三有”指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八会”指会说、会写、会画、会唱、会弹、会舞、会做、会用。“五能”指观察、记录、分析幼儿活动的能力,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能力,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有人这样描述幼儿教师:既应是一名关心幼儿生活起居的保姆,又该是一名懂教育的教育家,精通琴棋书画的艺术家,撰写论文的作家,做好家园联系的外交家……且不提这些比喻是褒是贬。但能胜任这么多“家”的人不是超人便只能是疲惫不堪、穷于应付的人,于是幼儿教师无一例外地得了疲劳症,造成她们对工作有诸多的抱怨、诸多的不满。
3.工作内容琐碎、繁重。
在一天的工作中。幼儿教师既要关注幼儿的餐、饮、睡、泄与安全,又要负责对幼儿进行知识、技能、规范的教育与指导;既要不停说话,又要不停地走动;既要眼观六路,又要耳听八方。既要考虑班级内部环境的创设,又要及时处理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上课之余还要写许多的计划、小结、观察笔记、反思报告等。一天工作结束后,很多幼儿教师的声音都已沙哑,话都不想再与家里人说――因为已经与幼儿说尽了。
缺乏科学化管理。管理科学化缺失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领导的赏识”是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因为对教师来说,它意味着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成绩是否得到认可等等,而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中研究者听到也看到,现实中某些幼儿园的管理者在评价幼儿教师的工作时随意性、不科学性较大,比如评课时不是帮助每一位教师成长,而是仍以过去标准化、统一化的评价模式来要求幼儿教师;职称评定中园长个人说了算。对与自己关系好的幼儿教师给予特别的照顾;评优、评选也缺乏应有的公平性和公开性,很多时候幼儿教师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 调查中研究者也强烈地感到,如果一个幼儿园的领导具有关心体谅行为,那么该园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如果一个幼儿园的领导是个惟我独尊、不关心、不体谅下属的领导,则该园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如接受调查的某个幼儿园(该园教师对园长的不满在研究者与老师们的访谈中常被提及),在36个被调查者中有10个幼儿园教师对工作感到不满意,占被调查者的41%。因此,幼儿园领导者关心体谅行为的缺失已极大地挫伤了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领导的赏识”是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因为对教师来说,它意味着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成绩是否得到认可等等,而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但现实中发现有的管理者在评价幼儿教师工作时随意性、不科学性较大,比如打分中园长个人说了算,对与自己关系好的幼儿教师给予特别的照顾;评优、评选也缺乏应有的公平性和公开性,很多时候幼儿教师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
付出与获得不平衡。
人们总是希望有付出就有回报,付出与得到是对等的。但遗憾的是,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教师辛劳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是很不平衡的!老师们普遍对工作报酬不满意,是在对比之中产生的。一方面是自身的投入和回报,一方面是在同等付出情况下同事或同行的回报。人们总是希望有付出就有回报,付出与得到是对等的。但遗憾的是,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教师辛劳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是很不平衡的。研究期间曾对多位幼儿教师进行一天工作情况跟踪记录,发现每位教师在当班的四个多小时的工作时间里,能坐在椅子上讲课的时间大概15-20分钟左右,其余三四个小时均在教室不停地走动,不停地说话,不停地提醒幼儿喝水、洗手、入厕、注意安全。课后我询问教师:“累吗?”教师回答:“很累,回家都不想说话了。”老师在不当班的时间里,虽然不用上课,但她们依然需要准时到幼儿园上班,坐在教室里写教案,写观察记录,写游戏后的分析和反思,并做好明天活动的课前准备。同时社会对幼儿教师辛劳工作的正面宣传少见,却对个别不负责任的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伤害给予更多的宣传报道,无形中造成了公众对幼儿教师的不认可和不尊重,导致教师对工作的不满意。
教育理念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由于这种发展往往是隐性的、长远的,而不少家长却将孩子会数几个数、识几个字作为衡量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学到东西的标准,老师的教育理念与家长的要求之间便产生了矛盾,老师的能力受到质疑,辛勤劳动和付出得不到认可。研究者所调查的五所公办幼儿园有82%的幼儿教师月工资收入在1000~1400元之间。这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相比并不算低。从收入稳定角度来看。幼儿教师普遍感到满意,因为市区的幼儿园未出现拖欠工资的问题。但是从付出与收入的比较来看,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很不满意她们的付出与收入的严重失衡。因为她们的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她们的工作既有保育的要求又有教育的责任;她们工作时既要身体各部位不停运转,精神上也需高度紧张。再看看周围的同龄人,工作不累,待遇却比幼儿园好得多。幼儿教师由此而产生失落感、不平衡感,在所难免。 同时社会对幼儿教师辛劳工作的正面宣传少见,却对个别不负责任的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伤害给予更多的宣传报道,无形中造成了公众对幼儿教师的不认可和不尊重,导致教师对工作的不满意。 三、提高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对策 幼儿好比是洁白无暇的银幕,幼儿教师好似清晰的拷贝;拷贝上的各种表象。总是无可掩饰地投射到洁白无暇的银幕上去。这虽然是个比喻,但它却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师会对幼儿产生深远而有决定性的影响。谁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能遇上一位好老师呢?毕竟,一位好老师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当我面对身心俱疲惫不堪的幼儿教师时,我真的不忍心再对她们求全责备。我只希望能通过一些理性的思考与研究,来帮助我们的幼儿教师提高她们的工作满意度,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让我们的幼儿教师能更好地完成保育与教育的任务,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研究者以为,要确实提高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应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外部支持系统,在社会层面上通过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以增强幼儿教师的社会认同感,增设幼儿教师保育津贴以提高幼儿教师报酬待遇;在管理层面上,通过强化以人为本,创设影响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原因调查
1.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虞永平教授认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源于社会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这样的幸福感促使教师职业焕发出应有的魅力,可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从而推动了个体的成长进程。因此社会各方面要支持幼儿教师的工作。全社会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将“尊师重教”意识落到实处,保证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行政管理部门可组织心理健康专家定期举办讲座、开展咨询,答疑解难,并教给教师一些缓解身心压力的的技巧与方法,使教师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地面对压力,使压力成为上进的动力,提高工作满意度。
2.幼儿园增强管理的科学性。管理者要根据不同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的教师具有不同的压力感这个特点,来安排任务,分配工作,指导教师“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多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加强与外界的交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提高专业技能,扩大知识面。幼儿园管理者应采取民主管理,尊重教师,鼓励教师的积极性,公平地对待教师,客观地评价并帮助教师搞好工作,使教师心情舒畅,干群关系融洽和谐。真诚地关心老师,开展谈心活动,增加教师之间的沟通,减少教师之间的冲突及不必要的挫折感受;组织群体休闲娱乐活动,使教师工作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以降低紧张感、疲劳度、增强满意度。
3.增强幼儿教师自我调适能力。教师应调整自己的心态,教师劳动是培养人的复杂劳动,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要把幼儿培养成才,使他们既会做事又会做人,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心血,付出无法计量的工作量。可以毫不过分的说,教师的劳动是一个“无底洞”,难以划分严格的时空界限,难以准确量化和随处监督。任何一名真正合格的或优秀教师的工作,都很难区别出上班和下班的界限。但教师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教师也有自身的利益和喜怒哀乐,也有七情六欲、丈夫妻子或儿女。而教师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和由这种劳动所得到的报酬之间是很难对等的,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斤斤计较报酬与得失,要乐于奉献,讲究职业良心,严以律己,从平凡中见伟大,要时刻不忘责任,一心想着事业。
附表
韶关市 幼儿园教师满意度调查问卷表
评分内容
(10分)非常满意 非常不满意(0分)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对幼儿园总体满意度
2
对我市学前教育政策总体满意度
3
对学校管理满意度
4
对园舍面积大小满意度
5
对幼儿园硬件设施、设备添加修理满意度
4
对教玩具和幼儿读物满意度
5
对师资培训满意度
6
对工资待遇满意度
7
对发展空间满意度
8
对财政资金满意度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