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构想
根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将儿童在语言领域的目标分为听与表达、读与写准备两个方面。两方面的具体目标有:
倾听与表达
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目标3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二)阅读和书写准备
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儿童语言领域的主要教学活动有:听说游戏、早期阅读、会话活动、叙事活动、文学活动等。通过外出学习和实际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产生了在我们幼儿园做一个关于听说游戏的教研和探究的想法。
二、听说游戏的特征及内涵
听说游戏活动是语言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是培养儿童倾听和表达能力。主,活动主要集中在听说理解和表达上。
听说游戏的特点:学习使用灵活灵现的语言。(像单词、方言、绕口令等)。
特点:学习使用敏捷应变的语言。(词语接龙、反正话、绕口令)
要点:游戏活动和语言教育活动(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含有游戏规则,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目的是培养听说能力)。
三、听说游戏的基本特征
1、语言教育目标内隐于游戏之中;
2、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自主)的成分;
3、游戏规则即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
四、听说游戏的教育目标
(一)总目标
1、帮助幼儿按照 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2、在听说游戏中提高幼儿积极倾听的水平。
3、提高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敏性。
(二)各年龄段目标
小班:
1、乐于参加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大胆说话。
2、发准某些难发音,初步掌握方位词和人称代词,学会正确运动动词。
3、在 游戏中学会按照规则运用简单句说话。
4、养成在集体活动中倾听他人的习惯,能够理解和理解简单的语言游戏规则。
中班:
1、通过在游戏中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定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
2、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
3、能听懂和理解多重游戏规则。
4、学习较迅速的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大班:
1、学习在游戏中正确使用反义词、量词和连词,并说完整的复合句。
2、养成积极倾听的习惯,快速掌握和理解游戏中更复杂的多个指令。
3、不断提高倾听的准确性,准确把握和传递细微的信息。
4、在游戏中按照规则迅速调动个人已有的语言经验编码,并进行迅速的语言表达。
五、听说游戏的主要类型
1、语言练习的游戏
《拉大锯》
拉大锯、拉大锯,姥姥门前看大戏;
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
2、词汇练习游戏
(1)《小小邮递员》(同类词、不同类词)
邮递员:咚咚咚呀!
齐问:你是谁呀?
邮递员:我是小小邮递员呀?
齐问:你从哪里来呀?
邮递员:我从“北京”来呀?(城市名称每次都要换)
齐问:信要送给谁呀?
邮递员:信要送给某某某
(2)、词语接龙游戏:
教师与幼儿同做游戏,“我家小弟真淘气,今晚带你去看戏”
幼儿:“什么戏?”
教师:“游戏”
幼儿:“什么游?”
教师:“菜油”
幼儿:“什么菜?”
教师:“花菜”........
如此类推,一问一答,循循善诱。
也可以提高游戏难度,变成词语的首位衔接如:中华——华夏——夏天——天气——气温——温度——
3、句子和语法练习
游戏:《盖高楼》
今天我们玩的游戏,不是用砖、水泥,而是让用“××越×越×”的句型说话。
规则:1、幼儿用“××越×越×”句型说话,如“太阳越升越高、花越开越红、人越长越高”,回答正确即可使得所在小组盖一层高楼,
2、提醒孩子注意倾听别人说的话,不能重复同伴讲过的内容。
3、不用“××越×越×”的句型谈话的幼儿,说得不恰当或者重复同伴语句的幼儿,均不能给他盖高楼。
4、描述练习的游戏
游戏——你问我答:
让幼儿练习问答对话的方式,训练思维敏捷,帮助育儿复习各种事物的颜色、形状、特性的认识,幼儿两人相对,一问一答,其他人围坐当评判员,连续答对10个问题有奖:
如:问什么白——答:大学白、白云白、棉花白、小兔白.................
问什么红——答:太阳红、红旗红、玫瑰红、番茄红................
问什么圆——答:球圆、西瓜圆、太阳圆、气球圆...........
提问要注意选择幼儿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一些事物,还可问:什么硬、什么软、什么会叫、什么会天上飞、什么会水中游、什么在树上搭窝、什么在地下打洞、什么会发光..........等等。
答对了,小朋友们一起拍手表示通过,答不对可提出反问,共同商讨,答对10个问题,奖励小红花一朵。
六、听说游戏的设计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兴趣
1、用物品创设游戏情景
教师使用与听说活动有关的物品。或玩具、日用品等,布置游戏场景,营造游戏氛围,激发儿童参与游戏的兴趣。
2、用语言创设游戏情景。
教师通过自己所说的话,直接描述或指出游戏中角色以及所处的环境。
3、用动作创设游戏情景。
教师用动作表演,让幼儿想象出游戏的角色,或者游戏的场所,进而产生游戏情景的气氛。
(二)交代游戏规则,明确游戏玩法(教师通过语言讲解和用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告诉幼儿游戏的基本规则、步骤和要求)在交代游戏规则时,注意一下几点:
1、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
2、讲清楚游戏的规则要点和开展顺序;
教师应当让幼儿基本明白说什么和怎样说,以便他们能够在参与游戏是扶助实践,同时帮助幼儿清楚的理解游戏开展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什么角色做什么。
3、用较慢的语言进行讲解和示范 。
(三)、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教师引导儿童玩游戏,是教师在引导儿童游戏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在此期间,教师在游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主导游戏过程。
幼儿此时参与活动的方式,一种是一部分的参与游戏,即一部分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实行轮换,以便另一部分幼儿有观察熟悉的机会。另一种方式是全部有人听参加游戏的一部分活动,待幼儿熟悉掌握后完全参加游戏——(个别幼儿示范、部分幼儿参与、全部幼儿参与)。
教师引导游戏,有利于幼儿在活动进行过程中熟悉游戏规则,进一步理解游戏的程序,掌握在游戏中运用语言降温的基本思路,从而为独立开展听说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幼儿自主游戏
在儿童自主游戏阶段,教师可以让幼儿开展自己的活动。此时,教师已退出游戏领导的角色,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注意对不熟悉规则的幼儿进行及时的指导;解决矛盾纠纷;他们可以小组形式开展游戏,也可以让幼儿自由结合,选择适当场地进行活动;也有的可以成对玩游戏。
七、幼儿园开展语言领域-听说游戏活动的组织与设计教研活动。
(一)首先请陈老师用听说游戏《白鹅和狐狸》作为示范课。
通过话题讨论:
1、《白鹅和狐狸》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
2、在各个环节中教师运用了哪些策略?达到了哪些目标?
3、该听说游戏的活动设计是否合理?
4、你觉得活动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
老师们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基本了解如何组织听说游戏。
(二)分年级组选适合自己年龄段的听说游戏
大、中、小三个年级分别选了《123明天人》、《盖高楼》、《点豆豆》分组讨论按照上面的听说游戏设计的环节来设计出各自的教案。
大班:《123木头人》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记住“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儿歌,知道shan的正确发音。
2、能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等音,并能听懂“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规则,能按指令作出相应反应。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听说带来的愉快情结。
活动准备:
1、手偶玩具一个
2、幼儿已经学习过s和sh,an和ang的发音和山、上、三等字。
活动过程
1、出示木偶人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小木偶的口吻向大家自我介绍:“你好,孩子们,我是木头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这个名字是山上有个木头人”。”接着,教师边操作手偶,边念儿歌,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基本内容表演结束后。教师继续用手偶的语气对孩子们说:“谁想和我玩游戏?所以你得先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什么?引导物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游戏儿歌,正确发出每个字音,特别是“山”“上”“三”。
2、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1)小朋友游戏时必须朗读,并可自由表演。儿歌念完后既不能动弹,也不能出声。
(2)如果谁动了或发出了声响,就必须将手伸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
:“本来要打千千万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然后边拍同伴的手边说:“一、二、三。”游戏结束。
8、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给他们观察和练习的机会。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动作,鼓励幼儿做出各
种动作以增加游戏乐趣。儿歌念完后,教师自己故意先动,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全班幼儿边说边打三下,给幼儿以练习游戏语言的机会。
(2)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及时纠正个别发不准的音。
4、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结对,自由组合,自主地开展游戏活动。注意提醒幼儿遵
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游戏。
活动延伸:
让幼儿用“铁皮人”“石头人”“稻草人”等改编游戏儿歌,课后与家人或者小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
游戏儿歌:
山上有个木头人
山上有个木头人;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一二三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中班:《盖高楼》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越×越×”的句型说话。
注意提醒孩子注意倾听别人说的话,不能重复同伴讲过的内容。
乐于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1、课前已学习过用“××越×越×”的句型说话。
2、两栋楼房墙基及可移动的楼层图若干。
3、鼓、各种声音、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境
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对幼儿说:闭上你的眼睛,用小耳朵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敲鼓,敲鼓的力量由轻到重,由快到慢。启发幼儿用
“××越×越×”的句型表达。
播放各种声音:风声, 雨声,动物的叫声等,
你能用什么词来表达?启发孩子用“××越×越×”的句型来形容事物变化的过程。
2、游戏环节
(1)交代游戏规则。
今天我们来玩的游戏,不是用砖、水泥那些建筑材料,而是用“××越×越×”的句型说话。
1、幼儿用“××越×越×”句型说话,如“太阳越升越高、花越开越红、人 越长越高”,回答正确即可使得所在小组盖一层高楼,
2、提醒孩子注意倾听别人说的话,不能重复同伴讲过的内容。
3、不用“××越×越×”的句型谈话的幼儿,说得不恰当或者重复同伴语句的幼儿,均不能给他盖高楼。
(2)、教师引导幼儿游戏。
(3)、幼儿自主游戏。幼儿两两一组,用各种图片游戏。
小班:《点豆豆》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初步学唱歌曲《点豆豆》,并能一边唱歌边游戏
2、可以根据点到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反应(唱出相应的歌、做出相应的动作)。
3、愿意与大家一起唱歌、游戏,体验唱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豆豆卡片:甜豆豆一个、酸豆豆一个、辣豆豆一个
2 幼儿每人一个小标记:酸豆豆、辣豆豆或者甜豆豆。
3 3个紙杯
活动过程:
一 迁移生活经验,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你吃过豆豆吗?吃过什么味道的豆豆?
二 教师通过游戏猜豆豆"出示第一个豆豆(甜豆豆)的图片,帯幼儿熟悉歌曲,并鼓励幼儿做个吃了甜豆豆的表情。(猜教师口袋里的豆豆)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了豆豆来,猜猜是哪个口袋?我们一起来点一点
三 教师通过游戏"猜豆豆出示第二个豆豆(酸豆豆)的图片,并在游戏中学唱哥歌曲《点豆豆》,猜纸杯下藏的什么味道的豆豆。
(1)师幼一起玩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了解游戏玩法、熟悉儿歌内容。
(2)教师完整范唱歌曲《点豆豆》。
(3)幼儿学唱歌曲1-2遍
A注意引导幼儿根据最后点到的豆豆回答游戏中的提问。如:点到酸豆就回答"酸豆"。
B、在游戏吉尾时能根据最后点到的豆豆倣个相应的表情。如:点到酸豆豆就一个酸酸的表
四 通过游戏出示第三个豆豆(辣豆豆),玩游戏一次
五 幼ル每人扮演一个小豆豆进行游戏
幼儿每人贴一个小标记:酸豆豆、辣豆豆或者甜豆豆,进行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老师依次点宝宝的头,最后点到谁就吃这个宝宝身上贴的豆豆:同时
和这个宝宝有一样豆豆的小朋友到前面来,一起表演吃豆豆。
(2)师幼共同游戏
六 分享活动:“尝豆豆”
教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豆子,我们一起来品尝好吗?看看你吃到的是什么味道的。
(三)、通过年级组老师同上一节课的方法,学习和观摩听说游戏的组织与设计。
八、总结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如何把游戏融入到我们的每一次活动中去,通过这次的听说游戏的组织与设计的教研和探究。让我对游戏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对语言教学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学到了同事们许多好的语言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