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培养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幼儿,必须从小重视。不管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自控能力差但塑性能力强,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
所以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家园合作是建设高质量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来说家庭与幼儿园是其所处的两大环境,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这种共同努力也就是所谓的家园合作。
那么,怎样来通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呢?
一、确保家园教育观念和目标的一致性
家团在教育观念上要保持一致。首先,家园要转变观念。教师要做好自己,才能教育好幼儿,幼儿的观念才会变为开放的,家园共育的观念,家长也要将“养是父母教是老师”的错误观念转变过来,把培育幼儿的责任全面担起来。其次,教育观念要科学合理。经调查表明,当今社会不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家长对教育孩子薄弱,此时就需要教师给了一定的引导相互沟通。如:在家长会上给家长分发关于科学教育的书籍,请讲师给家长们讲解科学教育观方面的知识等手段。
家园合作在教育目标上要一致。首先,应当为习惯确立标准,并把这个标准当成培养幼儿的目标,并一起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其次,家园内部成员之间的教育目标也要致,如果一个严一个爱,老师不同性格等,这样都容易使幼儿无所适从。所以家园目标的一致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常与教师沟通,为家园合作做好保证
随着幼儿逐年教育的提高,教师和家长都需要注重合作,家长忙于上班,在这之中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而家长被动地接受。幼儿园与家长的联系有点薄弱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不足。家园合作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哪些影响?怎么能让家园合作的方式可以促进幼儿的良好行为呢?通过这次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家园合作对幼儿合作对幼几良好行为的培养把。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以红黄蓝幼儿园、北京红缨幼儿园等幼儿园为例。接受调查人员主要为幼儿教师。
2、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收集资料,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相关研究。
问卷调查法:自编调査问卷,内容包括家园合作的形式、家长参与家园活动合作的情况、通过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得变化情况。
(二)、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调査结果发现,家园合作对幼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调查的幼儿园里他们都使用了家园合作方式,他们每一个幼儿园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公立的幼儿园采用的家园合作方式为多样化超出私立幼儿园,私立幼几园采用的方式过于单一化。但是不管是私立还是公立他们都采用了家园合作方式,合作的有效性却存在着很大问题。通过采用的手段入园和离园时家长和老师的简单交流、家长会等方式,并没有使用家长委员会、幼儿园网站、电脑等更多的合作方式,说明存在什么问题?
(三)、原因分析
1、一方面家长
现在的家长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很少顾及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所有事情,一般都是在家的老人或者保姆来接送孩子。现在的爸爸妈妈都忙于工作更别提来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给与孩子的时间极其少。不了解孩子日常在幼儿园的情况。家长有时偶尔来接一次孩子来个“新鲜感”,孩子放学有些爸爸妈妈也不主动和老师交流,接到孩子就马上离开。同时些家长很少关注幼儿园的宜传栏、关注注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开展一些组织活动,家长也没时间来参加也不关注。工作回家时也不主动和老师交流,都是老师主动和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所有情况,恶劣点的通过电话来告诉家长孩子出现了某某问题。幼儿园开家长会时,家长不主动发言和了解孩子,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不会大厘的发表,总是保留自己的意见。 2、一方面老师
不是每个老师都会组织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缺乏内部培训教育,有少数老师不愿意参加这一方面的提高。若不提高和统一教育,在和家长进行合作时,合作手段都会显得较为单一,活动就没有针对性了。如:老师一般在其他活动领域中穿插一些自己的行为习惯方,不会单独设计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老师很少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传的一些培养儿童良好习馈与自理能力、鼓励为主,少施惩罚、态度温和,切忌粗暴等一些重要性及具体的培养目标,使家园双方无法取得共识。幼儿园老师没有将具体目标发放给家长。每项目标的内容、要求与方法、建议张贴在家园联系栏中或发送手机的形式传递到家长手中,促使家园相互配合进行同步教育。教师没有适时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在会中请一些有经验的家长介绍他们是怎样有效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经验,提供给大家学习。院长很少围绕培养目标开展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游戏活动请家长来园观看,了解孩子在群体活动中的表现。
三、提出开展家园合作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建议
1、做好家园沟通才能使家园合作得到保证
落实记录家园反映表,家长与教师分别将每个幼儿每天的情况记录在各自的反映表里,针对幼儿的习惯进行讨论与研究,从而准确地制定出适合每个不同性格的幼儿的培养方案,这样才不会耽误幼儿的良性发展。每个班级的教师应每周对每一个幼儿进行家访,了解不同幼儿在家中的生活表现。成长情况个性发展情况等,鼓励家长多和幼儿交流、做游戏等拉近家长和孩子的距离,并及时填写幼儿调查问答卷。这样能够做好家园沟通,为家园合作做好保证。
2、提高帮助家长对科学育儿的水平
幼儿园应当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不仅可以改善和优化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园取得共识,达到教育上的协调一致。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原则与知识,和参加亲子活动拉近学习,进行指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家长对幼儿教育不足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有的家长认为幼时主要是长身体不需要关系太多,上小学初中才是教育的开始,家长只顾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自己交了学费全部寄托给了学校,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幼儿园应向家长宣传:幼儿是人生的启蒙奠基时期,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与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使家长认清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起到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给他灌输文学不仅能陶冶幼儿的情操,让幼儿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教育他们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家庭教育观念一定是传递孩子的教育行为。目前,我国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人生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会存在一些步入误区,直接的影响家教质量和与家园合作教育。比如:家长误认为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知识便是智力开发参加另类的学前班,让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就能成才、成星,并认为这就是早期教育。:还有些家长教育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还有些家长忽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要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休、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观念。
3、教师向家长大力宣传育儿知识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但又教育无方。他们不清楚、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缺乏科学育儿知识。有的家长不主张孩子玩游戏,认为玩游戏是学不到知识的,对幼儿施行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有的家长娇惯溺爱,有的简单粗暴对待孩子,有的家长对孩了过早地进行定向教育等等。教师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让家长了解教养孩子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正面教育为主、以身作则坚持严爱结合、以及教育一致性等教育原则,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四、总结
通过上面所述,我们已经很清楚和了解了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最有效的办法,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两者的改善有效的培养幼儿带来更为趋于完普的教育在家园合作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每一个家庭和幼儿园都应尽的责任。请我们家园合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