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及朱熹《小学》中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利礼仪与规范,特别讲究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编成1080个字的《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进分、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自己边学习边体会,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无论是对于家庭生活的规范和运用,还是在工作中与幼儿相处的一日生活都起大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在生活中的运用:
事例一:
今天起床不是很早,但是自我感觉也不是很晚,因为子自己之前有睡懒觉的习惯,起老后就开始收拾家,到午饭点儿时和妹妹随便吃了一口,自己又开始收拾,弄完所有的东西将近快一点,过去一看,妹妹又睡着了,我心里有点不痛快了,心里想着,真能睡!一个礼拜天,不要求你干啥,但是也不能睡过去呀!
收拾完家,我出去了一趟,五点多钟回家时,天已经快黑了,她终于醒了,拎东西说要去洗澡,洗澡的地方离家并不近,还得走上一段路,我心里对她睡觉本来就不满意了,天黑去洗澡更不满意,更确切的说是有点不放心,于是嘴里就和她说:“白天睡觉,天黑了洗澡,少睡一会儿就行了嘛”她没理我,但是我能感觉到我们的气氛有点不对了。
人家没理我洗澡去了,我心里越想越堵,要是以前我就给家里打电话告状,但是现在知道不可以这样做就用用“钥匙”吧!忏悔了很多遍,心里堵的感觉慢慢下去了,本来我们就是两个个体,凭什么要求人家?再说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又不一样,本可以说太晚了一个人洗澡去不安全,我不放心,却说人家睡了一整天,以前薛秀兰老师跟我说:“放开她,别管人家,谁都跟不了谁一辈子,她本来就没福,管她对她一点好处也没有,虽然这些话我并不完全懂,但是意识到自己错了,又把她当成私有财产了。
真是像老师说的,越亲谁,越伤谁,一会儿收到妹妹的短信:洗澡的地方关门了,我去万达了,你来吗?我回:好的,我不去了,在写班务会记录。
“钥匙”真管用啊!能让自己的心里渐渐平静下来,自己的心静了,别人也就没事了。
事例二:
今天要离开家了,妈妈把我们送到车上,爸爸从兜里掏出钱,给我和妹妹说:“不多给你们,一个人一百,”我和妹妹都接住了(这是学素食家道的好处,以前是不要的)在路上,我随时给妈妈打电话告诉父母我们的状况,好让他们放心,一直到6点多回到呼市,爸爸说:“下了车就打车回去吧!别坐公交了,太冷了,还在电话里告诉我们要多穿衣服······”
这就是父母吧!每个人都一样,对子女那样无私,那样细心,我能做的就是照顾好妹妹,照顾好自己,认真工作,认真生活,让二老放心。
二 在工作中的运用:
事例一:
今天早上立志时,我带着小朋友们读《晨起自勉文》,孩子们读的特别好,读完后,我和两个班的孩子们说:你们读的特别好,虽然很长,但是老师会陪着你们一起读完,慢慢小朋友们就会读了,你们回头看,小朋友们都回头了,刘世杰老师和张小静老师在站着,尚雅洁老师在椅子上坐着,我的本意是让小朋友们看着老师在他们后面也跟着一起念的,真的没有挤兑尚老师的意思,尚老师马上说:“尚老师昨晚拉了一晚上肚子坐一会儿,体谅一下能不能?天天揪着而我干嘛呀?没完没了”我当时并没有觉得什么,让小朋友上厕所洗手吃饭了。
倒水时心里觉得特别不是滋味,因为这几天(从元旦前开始)我就感觉到我和尚雅洁老师之间不知道为什么气氛不对,一天几乎不怎么说话,很多原来在一起的工作渐渐分开了,我找过自己的原因,是不是因为自己班上的孩子太慢,合不上拍,那就分开也好,今天突然来了这么一出,我找遍所有能说服自己的理由:挑人家的毛病结果,自己管的太多,多疑,敏感,无论对与错,我把所有的帽子都给自己扣上,为的是能让自己静下来默默认错,吃过早饭后,我带孩子们去上书法课,心里的难过并没有减弱,但是并没有怨尚老师的心,只是很难过,不是来源于今天,而是来源于这么多天彼此的起气氛和心理状况。
看到武丹丹老师,和武丹丹老师分享了这件事,武丹丹老师笑着说:“真是赶巧了,如果没有气氛,大家不会这么敏感。”我说:“我真的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心里除了认错,没有别的方法。”武丹丹老师说:“最可怜的是孩子,任何老师的气氛,孩子们都得消化,他们都那么小,看着学前班活蹦乱跳的孩子,我突然感觉像从这件事中跳出来一样,何必纠结与问题出在哪里?又何必纠结与解决问题?无非是对与错,如果我真心为了孩子们好,又怎么会觉得难过?尚雅洁老师有气也好,没气也好,这样一说,只要她能不迁怒与孩子,我愿意为孩子们承受,忽略了自己反而轻松多了,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怎么做随便吧!我自己该干嘛就行了,终于从心底里松了一口气。
中午孩子们外面吃饭,我在里屋把地擦干净,准备放床,尚老师进到里屋来和我放床还说起出勤的事,真是久违了的交流,哪怕只是无关痛痒的闲聊,最起码我们彼此都不会因为自己心里有气,而向孩子撒气,这就是最好的。
我并不是个善于“交往”的人。以前我会怨人,会把垃圾都存在自己心里,会让自己变得像一个神经病一样敏感多疑,现在我不会了,因为我会心里认错,也会主动去超越自己接纳所有的东西和人事物,无关乎自己的心。忽略自己,真是很有用的四个字。想明白了:认错并不是向别人认错,而是向自己认,开心!
回想自己节后的状态,第一天上班时,心像悬在空中一样,不接地气的感觉,觉得自己心浮气躁,哪儿哪儿都不合自己的心意,例行公事般的机械的带着孩子们完场所有的环节,第一天结束,我居然没有任何感觉,没有任何人可以值得我反思或者欣赏的地方。
第二天上班一大清早的“碰壁”(算作是碰壁吧)诸多的纠结与难过居然让我渐渐找回了节前的那种感觉,没有那么燥,也没有那么空了,王丽君园长说没有心了,真是这样的感觉,例行公事的带班一天下来,没有任何心灵上的收获。而且还腰酸背疼腿抽筋。疲惫至极。
心回来时,有温暖,有感动,有爱在里面,每一个环节都变成了我的期待。因为从中我能让自己的心变得更丰富阳光起来,真是天壤之别啊!
事例二:
今天在户外活动时,我叫住鲍泽元对他说:“老师和你聊聊天好吗?”鲍泽元点点头。
老师:“你还记得老师给你们讲的猫头鹰和小刺猬的故事吗?”
鲍泽元:嗯,记得,他们两个抢座(zhuo)位
老师:你那天和老师说猫头鹰输了不应该坐座位是吗?
鲍泽元:是,
老师:为什么不该坐呢?
鲍泽元:他们玩儿石头剪刀布了,猫头鹰输了
老师:如果猫头鹰坚持坐会怎么样呢?
鲍泽元:说话不算话。
老师:对呀!这就像你和李翌辰那天一样,你们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解决你们俩座位的问题,你出的是剪刀,他出的是石头,你输了就应该把座位让出来,这样才是男子汉,才做到了凡出言,信为先,大家都会很信任你,觉得鲍泽元是个能说到做到的孩子。如果是答应小朋友或者是别人的事没有做到,我们就失信了,这样大家就会不信任你,渐渐的远离你,你明白吗?
鲍泽元:看着我点点头,嗯!
老师: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说完后孩子又去玩儿了,我回想着鲍泽元听我说话时的认真表情和眼神,那样纯洁,黝黑的眼睛盯着我,听我说话好像在听一个他喜欢的故事一样,我相信,孩子听懂了。
感恩孩子还给我机会,让我有机会弥补我的过失。
下午户外活动时,我们玩儿比赛跑步游戏,海勒要和鲍泽元一起跑,他们开心的从起点跑到终点,又从终点跑回起点,我意外的发现鲍泽元这次一直跑到终点,并没有向从前一样,因为看到同伴跑得比自己快,而半路返回,
于是我问鲍泽元:这次你为什么一直跑到了终点才返回来呢?”
鲍泽元告诉我,因为要说话算(shuan)话,同时用自己的食指指了指我,我明白他的意思是说自己要说话算话,所以一定要跑到终点。
孩子的回答朴实无华的像冬日里的树,而我却像看到听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旋律,真的特别感恩孩子,因为他给了我最好的礼物,告诉我要怎样说话算话,就是做到!
这些事情的处理方式和心理变化全部都是运用《弟子规》当中的句子,类似这样很多的事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时,是《弟子规》给我指引了方向,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开心快乐,利人利己,也懂得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人生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