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的体会
什么是社会教育?一句话就是幼儿园社会教育,教幼儿做人的教育。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又包括三个方面: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
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社会认知,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自我意识,即对自我特征以及与他人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举例:小班孩子男女性别。大班<我是大班哥哥姐姐>。
(2)对他人认知,即对同伴以及周围环境中的人的认知。
(3)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即对家庭、幼儿园、社区设施、交通设施、重大节日及重大事件等方面的认知。家中有几口、幼儿园的名字、社区标志、交通信号灯、教师节、国庆节、地震等方面的认知。
(4)对社会规范的认知,包括对文明礼貌的知识及习惯、对社会公共规则、集体规则、基本道德准则等方面的认知。即社会公德的认知。
因此,在《幼儿活动教育与活动》这一学习中,我认为幼儿期是人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重要的关键期。
在幼儿期适宜的社会性教育能够非常有力的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的发展,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以及自信心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也不能过早的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不然的话会在幼儿成长的后期会出现自闭、依赖和一些暴力倾向的特征,而且会更难适应学校的生活和一些不良的行为,比如:逃学、厌学等。
在第一章的学前期: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个关键期中,我了解到什么是“自然人”,什么是“社会人”。“自然人”指的是脱离母体后,还没有经历过社会化过程的人。而“社会人”则是在社会学中,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然而,儿童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离不开幼儿与家庭、朋友、学校以及大众传媒这锡类社会群体的接触,从而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在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的前提下儿童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学前期过程中是人社会化的奠基的时期,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大小小很多种关键期,当教师可以熟练掌握这些关键期的时候,就可以对幼儿进行适宜的教育教学,这样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关键期里,是可以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是会引起很大的作用的时期,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中,特别容易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且发展的还特别的迅速。但是,要是在不适宜的环境影响中,也有可能引起一些病变反应,这些病变会成为阻碍后期的正常发展。
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比如:1919年,在印度一个狼窝里发现了两个人形动物,经过鉴定后得知这是两个女孩,人们把她们救回来之后,小的那一个不久就去世了,而大一点的活了下来,虽说她活了下来,但是她还是像狼一样的四肢爬行,用舌头舔舐食物,而且只吃丢在地上的食物。她害怕光,害怕火和水,从来不洗澡,天气再怎么冷也不盖被子,唯独喜欢喝狗依偎在一起,不穿衣服还不让人碰她。她喜欢白天睡觉,晚上活动,教了她好久才教会她用双脚走路,很多年以后,她终究还是适应不了人的生活而病死了。
是什么原因是她变成了这个样子?经过大致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认识社会化过程才存在自许多不同的关键期,然而学期前是儿童社会化的启蒙和人生中第一个关键期。这就要要求我们需要提供一个适宜的社会教育环境,比如鼓励幼儿走出家庭和走入社区,并积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的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会自我表达,善于与人交往,还掌握各种社会规范,才能够更好地成为适应社会的人。
想要幼儿更好并更快的适应社会化教育教学,那要如何正确的制定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的计划呢?幼儿社会教育计划包括: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还要突出幼儿社会教育活动计划的主要环节。例如阶段计划和制定,幼儿教师在计划与实施教育活动的能中包括以下两点内容:
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
具体活动方案。
在教育活动中应该观察幼儿的具体表现,然后根据幼儿的具体表现和自身需要来调整教育活动,尽量的给予幼儿最适宜的教育指导。在教育活动和教育实施中可以体现出一些趣味性和综合性以及生活化的教育手法,这样会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化教育而不会排斥社会化教育。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也可以灵活运用一些组织形式的和适宜的教育方法,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操作探索,幼儿间的交流合作,表达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和幼儿家庭都应该支持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社会化教育教学。
在很多幼儿社会教育主题的活动设计中都应该让幼儿有参与的部分,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社会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感觉到社会化教育教学并不是填鸭式教育,而是一个老师和孩子都可以参与的有趣的教学,是符合幼儿兴趣和需要的活动,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知识获取的活动。
在进行幼儿社会化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时也不能忘记幼儿自我教育,在幼儿自我教育中一定要让幼儿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和性格以及爱好和能力等,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比较中了解自我,在评价中了解自我,在体验中了解自我,观察、比较、评价和体验等方法都是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自我的有效引导方法。
自信是在社会中不能遗忘的部分,因为自信是走向成功的起点,自信可以使幼儿变的大胆起来,自信的幼儿会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能主动与人交往,更能勇敢地面对困难,会很快适应环境,并大胆地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然而没有自信的幼儿则会表现出“不敢”“不会”“不行”等负面影响,久而久之会使幼儿变得自卑、焦虑和非常敏感的性格,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再社会化教学中,教会幼儿自信也是很重要的。
不仅仅是培养幼儿的自信,还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在现在的社会中,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对于独立性的理解是遇见事情要有自己的主见,不依赖其他人就可以自己独立玩处理的事情,它伴随着勇敢、自信、认真、专注、有责任感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独立性在早期教育专家也提过: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包括独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所以独立能力必须从小抓起,而在幼儿园就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重要场所。幼儿的成长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成人在培养幼儿独立性时,往往需要同时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和不服输的毅力。刚开始是会有很多难题,因此,成人的作用就是鼓励幼儿和要求幼儿克服困难,但要记住一定要对幼儿做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成人的肯定对于幼儿来说是最大的动力,因此,请家长和老师可以对幼儿的努力做出肯定。
以上就是我对《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的全部理解。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会继续学习《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用更多的适宜幼儿的方法来教育幼儿社会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