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60
论幼儿“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
陈鹤琴(1892-1982),浙江省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老认为幼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关系幼儿的终身幸福和事业,关系于国家社会。他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人士,着重儿童的爱国教育,培养儿童爱国、爱人民的情操。陈老的爱子之心、爱国教育至今影响深远。
一、学习陈老:解读、理解陈老之爱的教育
陈老认为儿童的良好习惯和品德必须从小培养。他说:“施以良好的教育,则将来成为良好的国民,倘施以恶劣的教育,那么将来成为恶劣的青年了。”1他非常重视在早期对儿童进行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在内的品德教育,从儿童实际出发,主张要让孩子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先学会尊重父母、关心家人,对长辈有礼貌,要让儿童从小多考虑别人的利益,克服利己思想,形成他们的“爱人之道”2,这正是使儿童学会爱祖国、爱人们的起点。陈老认为,要使一个人长大后爱自己的祖国,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好思想。儿童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爱国教育从小抓起,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容易见效。
1北京市科学教育研究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上).北京出版社.1983.P702.
2北京市科学教育研究所编.《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P267.
二、实践陈老:让幼儿在爱的教育中成长
如何贯彻陈老爱国教育的思想,首先要培养儿童的爱心。爱是有过程的,要先让幼儿感受到爱,爱自己、爱妈妈、爱身边的人、爱祖国。只有遵循这个过程,才能为爱打下牢固的基础,从而培养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
如何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爱的种子,把爱的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落实到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需要教师从各个方面做好榜样,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影响孩子。幼儿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孩子的好与坏,主要是教育的结果。他们“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3生活环境随时随地都在感染孩子,成年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思想品德强烈地影响着孩子。
(一)大家爱我,我是幸福的
我今年和大班的小朋友生活在一起,开学初,我们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所确定的主题名称为“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意识到——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在爸爸妈妈、老师以及所有关心我的亲人的爱护、帮助下,我一天天的成长,成长为幼儿园最大的小朋友了。长大的我也要用自己的力量去爱爸爸妈妈、爱老师、爱小弟弟小妹妹们,整个活动 “爱”贯穿始终。
3何大章.宋庆龄的儿童教育思想以及启示.中国和平出版社.2008
为了使孩子感受到爱,我们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回忆或者做一件可以使幼儿理解到、体会到爱的事情,与孩子一起分享交流。
玥儿妈妈说,玥儿小时候身体不太好,有时候夜里还会突然烧起来。有一次夜里烧到了40°,爸爸出差了不在家,妈妈抱着玥儿去医院。那天路上出租车很少,特别难打车。妈妈看着脸蛋烧的红扑扑的玥儿,心里难过极了,恨不得是自己生病了。看着输液器扎进玥儿的血管里,可心疼了。玥儿的妈妈还说,所有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爱着孩子,妈妈的妈妈也是这样;京京妈妈将自己怀孕前后的照片拿来与小朋友分享。怀孕前的妈妈是苗条的、漂亮的,怀孕时的妈妈挺着大大的大肚子,变得胖胖的。京京妈妈告诉小朋友,怀孕的时候什么也不想吃,好不容易吃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