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02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策略探析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时间段。只有学会语言表达,幼儿才能描述自己的真实意愿,才能沟通交流以及认知世界。由此可见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是重要艰巨的任务。教师必须为幼儿语言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从听、看、说、练去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语言兴趣,促进幼儿的语言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 语言 普通话 观察法
幼儿期的孩子具备学习语言的生理条件,但语言的习得和最终水平主要取决于后天的训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由此看来,为幼儿创设一个引导他们想说、愿说、爱说并得到回应的语言交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在教育实践中,要给幼儿创设多彩的生活背景,开阔的视野,与幼儿积极的交流,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健康发展。
一、透过认知,在感受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
幼儿通过自己的感知,从周围的事物中得到原始的认知,而这些认知是转换成语言表达的基本要素。因此,要注意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共同发展。为幼儿创造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帮助幼儿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提炼幼儿语言。例如设置一些启发幼儿象形思维的问题:“雪花像什么呢?”,“像棉花。”“像白糖。”“像盐。”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发挥想象力,丰富幼儿词汇,培养幼儿的语言兴趣。认知与语言培养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幼儿生活内容,拓展了思维,还让他们在直接感知中习得知识和发展语言。
二、让幼儿养成看、听、说、练的良好习惯
只有学会了正确表达自己愿望的孩子才能自由地交流,才能更好地接受传授的知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针对性地丰富幼儿生活,开拓幼儿视野,开发思维,培养幼儿兴趣爱好。激发幼儿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引导幼儿学会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加深对未知事物的了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多看
幼儿认识这个世界首先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获得直观的感受,他们看到白天的光明,夜晚的漆黑,四季的更替。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引导幼儿学会仔细观察,直观形象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例如:以秋天来了为切入话题,为幼儿讲述秋天的基本特征:"秋天到了,树叶变黄、天气转凉,农田瓜果成熟,秋收繁忙等等。一看到这些变化,就知道秋天到了,有了这些基本的提示后,鼓励幼儿从自己的认知中列举他们生活经验,表达他们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过程中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除了直接的观察,图书更是幼儿的精神食粮,也是幼儿较为喜欢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或家长的指导,幼儿在这些生动的读物中获得了许多无法直接观察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在于教师和家长的引导,有了良好的讲解辅导,幼儿虽一个字都不认识,却能通过教师、家长的引导,再加上自己的观察,看出画中的内容,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2、多听
学会倾听是发展幼儿各项能力,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方式。幼儿欲学语言,必先学听。只有愿意去听,听准确,听明白了,幼儿才能从听到的信息中去“说”自己的感知。所以,听是幼儿获得知识并通过自己加工表达自己愿望的语言学习过程。一般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法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孩子通过听故事后,对故事有了自己的认识,对故事的主人翁有了自己的看法,对美、丑、善、恶有了自己的体会,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将自己的体会说出来,这也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步骤。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多创造听的环境,并尽量多样化,避免孩子产生厌倦心理。听故事、幼儿之间互相倾听并交谈、听音乐等等……让幼儿先听后模仿,发挥想像,并分辨自己听到的声音。让幼儿学会听,是为了锻炼幼儿听觉,加强对声音的认识和辨别,养成倾听习惯,会听,愿听,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养成文明倾听的习惯。
3、多说
倾听与诉说语言学习的两个重要要素,他们是结伴而行,相辅相成的。与学“听”一样,我们也要给幼儿多"说"的机会,在生活学习中,与幼儿多进行交谈,在交谈中建立信任,使他们敢说,会说,说真话。当幼儿用语不当,或出现词汇困难,无法表达时教师及时予以引导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