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938
良好个性品质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对孩子要充满爱心;第二改革幼儿一日生活组织模式,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让幼儿生活得轻松、愉快些;第三经常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了解同伴,在体验成功乐趣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第四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契机,及时进行随机教育;最后要经常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了解同伴,在体验成功乐趣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关键词】 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社会环境;主观能动性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世界竞争的日益激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人们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智力因素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棗个性,健康良好的个性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根本保证。幼儿期正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幼儿的个性发展起着引导和奠基作用。如果这一时期能初步形成一个良好健康的个性,那么将会使其终身收益。因此,在幼儿园中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对孩子要充满爱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温情、喜欢、关怀、尊重、认可、爱抚称为积极的关注,并把它看作是人类的普遍需要和自信的源泉。教师的拥抱、抚摸、点头、微笑以及亲切慈爱的语言,不仅使幼儿感到安全,对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而且使幼儿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充满信心地、愉快地探索世界;而教师的忽视、冷漠、拒绝、不理会,不仅使幼儿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增加,而且使幼儿怀疑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努力为幼儿创造一种关怀、宽松、平等、和谐的精神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满足幼儿正当的需求,不以简单、粗暴、严厉的态度对待幼儿。教师要用平静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宽阔的胸怀去接受每一个幼儿,用希望的目光去陪伴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幼儿在教师的关心教育下,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改革幼儿一日生活组织模式,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让幼儿生活得轻松、愉快些。
传统的幼儿一日生活组织模式是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安排、幼儿执行;教师制定规则、幼儿服从约束;教师判断对错,幼儿服从判决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潜移默化地扼杀了幼儿最可贵的主动性,扼杀了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在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改革了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模式,以幼儿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孩子能做的、能想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去想;孩子能计划、能安排的,让他们自己去安排。要让幼儿成为有自主权、可以支配自己行为的人,做自己的主人。这样做的界限和原则是对幼儿的安全、身心发展无妨碍,也不妨碍他人,这就使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生活,使自主、自信、自尊、自我约束等人格中最可贵的品质得到培养和发展。
如:幼儿一日生活中起床这一环节,我们让幼儿自选活动,先起床的幼儿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自然角观察小蝌蚪,谈论着什么;有的幼儿站在识字角读着字宝宝;还有的围坐在一起观看图书、在户外跳绳、垫乒乓球,他们在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说着感兴趣的话题,没有一个孩子在发呆、愁眉苦脸,个个精神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