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165
论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体制的完善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对幼儿的培养一些问题也逐渐出现,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成为了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内涵以及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我国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从中提出如何对幼儿培养良好习惯的建议。
[关键字]养成教育 幼儿习惯 学前教育 家园合作一体化
一、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概念和内容
根据我国的相关理论规定,幼儿养成教育的概念即“对幼儿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而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基本品质和综合素质、规范行为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奠基作用。另外,著名的教育专家徐特立老师也以“幼儿本性纯洁,他的习惯的好坏是在其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环境逐渐模仿而来的”。可见幼儿阶段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的习惯的养成分成生活习惯的养成包括饮食、起居、卫生、按时起床、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等。其次是文明习惯的养成包括使用文明用语,认真听别人讲话、服装整洁大方、遵守交通规则等。再者就是劳动习惯的养成包括了培养孩子形成初步的劳动意识,学会整理自己的用品、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由此可见,这些习惯的都是在生活中慢慢养成和培养的。
二、我国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分析
(1)缺乏优质幼儿园教育资源
在培养幼儿中我国还是主要以幼儿园式教育为主,而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以“公弱民强”为基本特点,首先在幼儿园教育中出现下列三个问题:第一,幼儿教育需求与幼儿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前教育重要性的今天,好的学前教育资源日益成为稀缺资源。随着经济文化的逐渐发展以及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资源中严重的滞后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学前教育资源的渴求。据了解在发达的城市中上优质幼儿园难的问题已经成了家长们普遍担心的问题。在偏远的城市和山区甚至没有幼儿园,这种资源匮乏和分布不平均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第二,生源结构不合理。幼儿园教育费水涨船高,社会分层明显,富人和一般工薪阶层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不同导致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资源分配中出现“嫌贫爱富”的思想。把农民工、残疾人和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孩子排除在受优质教育资源群体外,单一仅关注强势群体的需求,按照管理和师资不断提高收费造成大多数工薪家庭的孩子得不到优质的学前教育。第三,城、乡幼儿教育比例失调。据有关机关的统计,城市和农村的学前教育费之间仅相差0.6。说明城市和农村在学前教育的支出是相对一致的,但是不发达的城市的消费指数仅是发达城市的一半人口数量确实其3倍,因此幼儿园办学比例失调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我国现阶段幼儿园教育的弊端对幼儿在学校就读、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这一方面享受不到优质资源,另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没有了阵地。
(2)家庭教育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