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843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学前幼儿的“抗挫”能力
[摘 要] 挫折教育既是新形势的需要,也是社会的一种需要。本文总结了如何向幼儿实施挫折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只要我们在正确的观念的指导下,运用恰当、合理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幼儿,挫折教育, 自信心的培养,耐挫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现在家长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给孩子过多过细的照顾保护,造成孩子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势在必得,有意识地让幼儿受点“苦和累”“受点挫折”,尝试一点点生活的磨难,使幼儿明白人人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而困难和挫折是可以克服的。
一个人的能力多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幼儿的抗挫折能力也不例外,我们家长和老师可以创造各种挫折教育的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当然我们还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孩子的适应性,设置的应该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也不能超出孩子的能力之外,因该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循序渐进来提高。家长还要处理好教育孩子和疼爱孩子的关系,对孩子的耐挫教育不是家长认为的吃苦教育,认为下乡活动带孩子去农村就是受挫折了。虽然这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但是太片面了。孩子不被人接受,不被理解,面对陌生人时……这些吃苦的教育就无能为力了,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下乡受苦了回家更是宠爱有加,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不愿在尝试有困难的事情了,因此家长必须认识到爱孩子是理智的爱,不能迁就孩子,如果孩子做了错事,那家长必须及时的指出给予严肃的批评,并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好坏、对错,使孩子改正错误,不但愿受表扬,还能勇敢的接受批评。合理的爱对孩子的人生是有帮助的,让孩子知道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教师在对孩子进行耐挫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准脉,对症下药,了解孩子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的对象,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对于那些经常受到老师表扬成长较顺利的幼儿,往往承受挫折能力比较差,一旦有人指出缺点或是不足,他们往往接受不了,更经不起挫折和磨难的打击,因而这些幼儿可以故意设置一些挫折,故意不表扬她,不肯定某些优点,让他们在受挫中得到磨练,以弥补他们心理锻炼上的缺陷,对那些自信心不强的孩子,必须多点鼓励和肯定,从而使他们建立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抓住一切机遇,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一、幼儿挫折教育的含义 所谓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些情境条件提出某些难题,让幼儿独自去面对,让其经受磨炼,摆脱困境,超越障碍,启发和促进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挫折承受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成长过程中的挑战。
二、帮助幼儿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一)自信心的培养措施 具体方法:集体教育 目的是: 1、使全班幼儿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的同时也尊重了别人的优点和进步。 活动一:照镜子活动
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说出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