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122
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摘 要]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同时,6+1的家庭模式,让许多的“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优越的生活环境,让本应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大都被家长包办代替了,这样不仅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而且还抑制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变得非常重要。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那“如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引起了广大幼儿工作者的关注和讨论。
[关键词] 幼儿 自理能力 培养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这就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若错过这个宝贵时期,一旦坏习惯形成了非但难改,而且贻害无穷的。而且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普遍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分析
现在的幼儿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弱、导致幼儿自理能力差得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祖辈抚养:由于有的父母工作较忙,这些孩子平时的教养任务就归爷爷奶奶 ,这些隔辈的孩子在家中爷爷奶奶是比较宠爱的,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几乎事事包办代替。吃饭、穿衣、上厕所擦屁股、等等都包办了,不让孩子自己动一点手,长期以往导致孩子认为这些事情大人做是应该的,丧失了自己动手的愿望,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2、父母娇宠: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能力弱,以后学习也不晚。 有的时候孩子自己说:“我来洗,我来拿,我自己……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还是妈妈(爸爸)来”这些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现在孩子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而且越小越难教,孩子大了,学得也快。因此这样教养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包办,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在各方面的发展,与其它小朋友都有明显的差距。
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不仅使孩子失去了自信心,也妨碍了孩子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一般来说,孩子无论是学吃饭还是学穿衣都比成人替他做要麻烦的多,但是孩子学习独立生活必须有一个过程,成人千万不能因为怕麻烦或溺爱孩子就什么都替孩子包办,这事实上是“剥夺”了孩子自我锻炼、自理能力提升的机会。 其实允许孩子尝试,以足够的耐心引导孩子学会生活自理是培养和提升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要素。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初步的自理能力,即自我服务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地把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自理能力作为健康领域的培养目标,幼儿园教育是幼儿走进社会的第一任老师,责任就更重大。因此,我们应在日常生活和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