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740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各种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摘 要]幼儿在所有的美术活动中都喜欢凭想象表现自我、表述思想、宣泄情绪、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不受时间、空间关系束缚,也不受客观情理的限制 ,他们可以在美术活动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也使促使他们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成长。
[关键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有效手段 观察 表达
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不仅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一个家庭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孩子们优秀的人格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累积形成的。 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首先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使他们的人格得以成长。因此,通过教学活动,使孩子的潜能和思绪得以表现,促进其人格健全及和谐发展。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大家都知道,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伯特•里特曾说过:“艺术教育不是为了训练儿童的服从性,而是为了儿童生长的自然秩序的陶冶。”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的特有的,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对孩子施以多方面影响的活动。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激发幼儿发展情感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那么我们怎么来有效的运用这个有效手段呢?
一、想象力的发展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充满幻想的年代。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可以当摇椅摇摇;圆圆的荷叶漂在水面上,孩子们可以在荷叶上划船玩耍;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儿童说来,正是奥妙所在。
而美术活动正是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正确的艺术启蒙,能挖掘人的潜能,促使幼儿的绘画能力和智力超前发展,幼儿常常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来思维的,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器官能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心,这就为向他们进行美术教育提供了可能,因而,特别容易为幼儿所喜爱和接受,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们的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幼儿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及时地肯定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那么在肯定同伴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观察力的培养
孩子一出生就是用眼睛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人对于这个世界的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所以在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同美术水平的发展是平行的。 老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思考,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大脑、小手去发现、去捕捉、去创造出一幅幅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作品。因此,美术活动中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那作为教师怎样来培养呢?着手处在哪里呢?
(一)教师在观察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