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815
幼小衔接之我见
【摘要】对孩子来说,入小学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幼儿园里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入学后就要以学习为主要内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老师和伙伴都需要孩子去熟悉和适应。孩子能否顺利度过这个重要转折期,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入学前的准备。
【关键词】现状 习惯 能力的培养 家庭教育 合作
我国现阶段幼小衔接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学前教育向学校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不一样,在幼儿园里孩子是处于被照顾的地位,孩子饿了渴了冷了老师都会照顾到,而且幼儿园教学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孩子会比较轻松,在整个幼儿园生活中他们始终扮演的是一种受到照顾和依附于别人的角色。而小学教育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孩子是完全以一种独立的角色进入小学生活的。并且小学生活更加程序化,秩序性更强,更多地需要孩子的主动性。面对突然变化的环境孩子往往有不适应感,也会形成一种焦虑,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社会普遍强调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这句话影响了多少孩子,许多家长以此为目标,在各个衔接阶段对孩子进行了提前教育。而一些幼儿园,在幼小衔接问题上一味迎合家长口味,将幼小衔接工作等同于提早智力开发,提前教幼儿学习汉语拼音,读写汉字,无休止做数学题。有的甚至让幼儿提前学会一年级课本的部分内容,还有的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完全采用小学的做法,可以说是“小学化”,这不是衔接工作,这是拔苗助长,是搞掠夺式开发,是不可取的。这种“衔接”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忽视幼儿合作性、独立性的培养 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从生活方式、学习内容、师幼关系、活动环境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很多孩子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尤其是在幼儿的独立性方面,由于现在的幼儿家庭多属核心家庭,家长过分娇宠溺爱孩子,包办代替,不给幼儿锻炼机会,造成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谦让和协作能力差,依赖心理严重,使幼儿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性受到影响。 2、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习惯培养 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 因而不了解游戏活动、操作活动、探索活动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源泉,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受社会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而对知识的学习要求过高过急,让他们早些认字,熟练掌握加减运算,有一定特长,是很多家长的心愿,因而很多家长让孩子上多种补习班,学拼音、学英语、学算术、写作业等,而忽视了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 3、家庭教育中缺乏一贯性 现在“421”的家庭模式(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幼儿),使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因而很容易出现教育不一致的现象,爸爸妈妈一种要求,到了爷爷奶奶那儿全变了样,或者父母的要求都不一致,使幼儿或无所适从,或乘机钻空子。 4、缺乏规则和任务意识 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多以幼儿的兴趣为中心,幼儿的活动没有太多的限制,随意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