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399
充分利用吴文化资源 因地制宜进行童谣教学
[摘要] 吴地童谣是以吴地语言表现吴地风土人情的一种民歌。以其朴实无华、清纯直率的风格,婉约轻扬、温柔憨厚的情调,为广大吴地民众所喜爱。其中涉及到我们本乡本土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劳动方式,既可以加深幼儿对家乡的了解,更能锻炼幼儿的音韵、节奏和语调,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因此,我们尝试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充分利用吴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渗透进童谣教学,发挥本土优势,继承和发扬吴文化的精华,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吴文化资源 吴地童谣 童谣教学
吴地童谣,千古流传,它是吴地文化中的一颗瑰丽的明珠。在这些童谣中有歌唱时令、节气、农民耕作的劳动歌;有歌唱儿童生活、意境优美的儿歌;有歌唱苏州风物、花鸟鱼虫的杂歌……它们具有相当浓厚的儿歌情趣和一定的教育意义。珠圆玉润的语音语调、斑斓多姿的词汇、严密稳定的语法、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对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吴地童谣在我们民间曾经广为流传,也深受儿童的喜爱。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文化和生活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如今一代孩子们的脑海里已经很少留有吴地民间童谣的踪影,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种文化形式,这确实是一种教育的缺憾。所以,我们试图以语言教育作为一个突破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吴地童谣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活动为宗旨,转换传统教学中机械、单纯的语言灌输模式。通过因地制宜的童谣教学,让幼儿从本乡本土的语言文化中获得对语言的亲切感,重新感受那份乡音乡韵,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更使幼儿的热爱家乡之情得到升华。因此,我们尝试有意识地在幼儿教育中充实了吴地童谣这一教学内容,并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