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礼记.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影响点击下载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堪称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完整的教育学文献。其所构建的教育教学理论,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下面就《学记》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作简单的论述。
首先,教育的作用与目的:育人为本。《学记》一开头就提出了教育要“化民成俗”,明确提出了建立教育的视学制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里的“小成”“大成”是评价等次,是一个有阶段性的培养目标和终极目标。具备了独立的治学能力,能够与他人愉快合作,可以说是基本成材,“谓之小成”。只有达到“知类通达”,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的境界,才可以说是最终成材,“谓之大成”。幼儿教育提倡的就是 “以幼儿为本,对幼儿开展德智体美全面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它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餉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 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王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仅仅依靠发布政令、求贤就士等手段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统治者要想使百姓遵守社会秩序,形成良风美俗 ,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必须要展社会教化,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自觉来实现。
浅谈《礼记.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影响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