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点击下载
幼儿时期是人形成习惯的黄金时期,俗话常说: “马看蹄爪,人看从小”,幼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记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怎么还也还不清,将使人终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这句话说明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能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滞后,如何培养农村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呢?
一、发现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
农村孩子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用心的老师就会发现:孩子们把脱掉的衣服当球扔,把雨伞当飞机转,把玩具随手一丢;生活没规律,饮食习惯差,偏食挑食,喜欢吃零食;卫生习惯差,不爱整洁,乱扔垃圾;更有甚者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多动不安,缺乏耐心等。这些不良习惯一旦养成,要再改就会比较困难,花费的精力也就更多。教师必须要做个有心人,从幼儿入园的当天起就要努力发现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制定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目标。
在矫正幼儿不良行为时,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合理、明确、具体的行为目标要求。我们这几年根据农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平时生活、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在生活、交往、游戏活动等方面分别建立了可观察的行为培养目标。日常生活方面,主要有卫生安全、饮食进餐、休息睡眠、健身休闲、生活自理等行为要求。交往活动方面,主要有集体意识、文明礼貌、团结合作、尊敬他人、诚恳大度等。活动方面,主要有遵守纪律、活动专注、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等。各年龄班的行为要求既有共性,也有层次,如交往方面,小班的具体要求是:愿意上幼儿园,能愉快地和小朋友一起玩,不独占玩具。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