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能明显提高小鼠脾脏RNA、DNA和蛋白质含量。APS具有一定诱发细胞凋亡的作用,可使S期量加大,肿瘤细胞主要停留在G2/M期。
2干预肿瘤细胞代谢
黄芪多糖具有干扰素诱生作用,可促进肝癌HepA移植瘤的荷瘤小鼠产生干扰素(IFN-γ),从而产生抗肿瘤作用。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的氧自由基水平明显偏高,机体对其清除能力及抗氧化能力下降,导致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引起红细胞膜上的C3b受体活性受损或数目减少,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而黄芪是氧自由基的良好清除剂,具有明显的抗自由基损伤作用,有利于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修复。肿瘤细胞能大量摄取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因此,影响肿瘤细胞对所需氨基酸的摄取,干扰肿瘤细胞代谢能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三)促进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是指同源细胞逐渐发育为具备稳定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化特征的另一类型细胞的过程。恶性肿瘤细胞往往和胚胎组织一样,呈现旺盛的增殖能力,常常呈现未分化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细胞分化异常在恶性肿瘤发病学上占有重要地位。黄芪皂苷甲能使再生肝的DNA含量明显增加,加速肝细胞的分化增殖。
三、黄芪抗肿瘤临床应用研究
1 在胃癌方面的治疗 有学者在研究黄芪多糖对人胃癌细胞 SGC-7901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时发现 , 从病理学结果来看 , 给予黄芪多糖的胃癌细胞瘤结体积明显缩小 , 而且出现了细胞的大面积死亡的现象[5]。从免疫结果来看 , 施以黄芪多糖的组在 Bcl2蛋白表达上明显低于模型组。因而 , 从病理学和免疫学结果来看黄芪多糖可有效地抑制SGC-7901 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增殖 , 而其机理很可能与降低Bcl2 的表达 , 增高Bax 的表达 , 下调 Bcl2/Bax 比值 , 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有关。
2 在肝癌方面的治疗 有学者研究了黄芪总提物 (TEA)对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时发现黄芪总提物对体内外肝细胞凋亡均有保护作用 , 其抗肝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抗凋亡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3 在结肠癌方面的治疗 有学者在研究黄芪多糖对COLO205 人结肠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发现 50 μg/ml 以上浓度的黄芪多糖对体外培养的COLO205 人结肠癌细胞株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 抑制率 >30.0%, P<0.01), 并呈量效和时效关系。与对照组相比 , 黄芪多糖处理组(50、100 μg/ml)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降低 , 细胞凋亡增加 ( 凋亡指数>31.47%, P<0.01)。说明黄芪多糖使 COLO205 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减慢 , 凋亡增加 , PCNA 表达降低。
4 在肺癌方面的治疗 有学者在研究清燥救肺汤加黄芪对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肺保护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内皮素 (ET) 表达水平的影响时发现清燥救肺汤加黄芪能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TNF-α、ET 的过度表达 , 降低放射治疗后弥散功能的恶化 , 可以用于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和预防。相关学者在研究黄芪注射液对人肺肿瘤细胞株 SPC-A1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凋亡影响时发现高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对SPC-A1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 对其凋亡无显著性影响。
5 在卵巢癌方面的治疗 相关学者在左归丸加黄芪在干预环磷酰胺(CTX)联合顺铂(DDP) 诱导的 S180小鼠生殖内分泌功能损害的基础上对S180小鼠皮下肿瘤生长的影响时发现 , 左归丸加黄芪对化疗后小鼠卵巢生殖内分泌功能的损害有保护作用 , 并可增强化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有学者在研究黄芪、莪术配伍对人卵巢癌 HO-8910原位移植瘤抑瘤效果以及肿瘤组织中MMP2 和 VEGF表达的影响时发现 , 黄芪、莪术配伍使用在实验周期内对人卵巢癌 HO-8910 抑瘤效果明显 (P<0.05),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 和 VEGF蛋白的表达有关。
四、总结与展望
我国有着丰富的中药资源和中医理论与实践经验,中药抗肿瘤具有多靶点、多效应、不良反应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安全有效等优点。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黄芪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途,并对中药抗肿瘤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综上所述,黄芪不仅在机体整体水平有抑瘤作用,而且在体外对某些肿瘤细胞有直接的抑制作用。黄芪在抗肿瘤治疗时的应用比较广泛,对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目前仍处于辅助用药的地位。黄芪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确,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随着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黄芪应用于临床治疗肿瘤提供更详实的理论依据,使黄芪抗肿瘤的临床应用得以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范越,杨云柯,马骏,等.松友饮联合化疗治疗6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7):467-469.
[2]陈国辉,黄文凤.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7):1482-1485
[3]徐韬,许瑞安.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359-365.
[4]王辰,侯连兵.黄芪新剂型的临床应用[J],医药导报,2006,25(6):526.
[5]石玉桂.黄芪多糖的主要作用及其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应用[J].甘肃畜牧兽医,2009,39(4):36-37.
[6]张春霞.黄芪注射液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系统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5):437-438,441.
[7]许杜娟,陈敏珠.黄芪总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2):771-772.
[8]陈光,臧文臣,刘显清,等.黄芪多糖对动物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2,30(4):55-56.
[9] 丁繁 , 王小虎 . 中药黄芪抗肿瘤研究进展 . 肿瘤学杂志 , 2013, 19(1):64-68.
[10] 许杜娟 , 陈敏珠 . 黄芪多糖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2005, 23(10):923-925.
[11] 聂超 , 朱萱萱 , 刘沈林 , 等 . 黄芪多糖对人胃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效应及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4(5):1115-1117.
[12] 张峰 , 董菊子 , 彭俊华 , 等 . 黄芪注射液对人乳腺癌细胞中VEGF 和 CXCR4 表达的影响 .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 2009, 30(6): 438-440.
[13] 王理锋 , 黄晓庆 . 黄芪总苷对肺腺癌SPCA-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中国药房 , 2015(25):3502-3504.
黄芪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