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概述
一、栀子的简介
(一)、栀子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
(二)、栀子为灌木,花芳香,通常单朵生于枝顶,果卵形、近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橙红色,种子多数,扁,近圆形而稍有棱角。花期3-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三)、栀子多产于江南地区,其中河南省唐河县的栀子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为全国最大的栀子生产基地,有“中国栀子之乡”的美誉。
二、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的药理性质和运用。
(一)、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1】 。 栀子苷是栀子发挥药效的主要有效成分,虽然中国药典2000年版已把栀子苷确定为栀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2】。常见产品如加味逍遥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二)、栀子及所含环烯醚萜甙等成分均有利胆作用.其醇提取物和藏红花甙、藏红花酸可使胆汁分泌量增加,对栀子主要成分京尼平甙利胆机制的研究表明:京尼平甙在消化道内给药时,因水解而生成京尼平.京尼平甙在门脉内给药时不呈利胆作用, 这说明京尼平甙的利胆作用是通过所生成的京尼平而生效.京尼平在显著增加胆汁流量时,能使胆汁中胆汁酸浓度下降, 但对胆汁酸的排泄量基本无影响.
(三)、栀子水煎剂或冲服剂给人口服后作胆囊拍片证明服药后20及40分钟胆囊有明显的收缩作用.栀子能降低血清胆红素的含量。研究表明:栀子提取物对肝细胞无毒性作用.栀子能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但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无关.栀子亦能减轻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害。栀子提取物对动物血清和肝匀浆内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并无影响。栀子能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但与葡萄糖醛酰转移酶无关。因此可以认为栀子提取物对肝细胞无毒性作用,栀子提取物可降低动物血清胆红素水平【3】
三、栀子及其制剂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
(一)、通过物理方法,用超声波振荡提取样品中的栀子苷,选用合适的色谱柱,制定标准曲线,并进行稳定性检测,重复性检测,得知样品中栀子苷的含量。
(二)、目的是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及其制剂的栀子苷含量,概述栀子及其栀子制剂的研究方法
四、参考文献
[1]朱小磊 张娜 李澎涛 等. 栀子苷阻抑脑缺血损伤联反应的作用环节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 2004 11(29).1065 1069.
[2]陈红 肖永庆 李丽 等.栀子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32(11) 1041 1043
[3]张家建 寿旦 章建民 等. 栀子花药用价值分析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 2008 43(7). 424 425
目 录
一、栀子的简介…………………………………………………………………4
(一)栀子的基本信息…………………………………………………………4
(二)栀子的形态特征…………………………………………………………4
(三)栀子的分布情况…………………………………………………………4
二、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的药理性质和运用……………………………4
三、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实例………………………………4
(一)提取方法…………………………………………………………………4
(二)检测方法…………………………………………………………………5
四、总结和目的…………………………………………………………………5
五、参考文献……………………………………………………………………6
一、栀子的简介
(一)、栀子的基本信息
1.栀子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
(二)、栀子的形态特征
1.栀子为灌木,花芳香,通常单朵生于枝顶,果卵形、近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橙红色,种子多数,扁,近圆形而稍有棱角。花期3-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三)、栀子的分布情况
1.栀子多产于江南地区,其中河南省唐河县的栀子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为全国最大的栀子生产基地,有“中国栀子之乡”的美誉。
二、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的药理性质和运用。
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概述(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