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居家照明及商业照明照明市场现状:环球经济在过去一年反覆波动后渐趋稳定,中国内地依然被业界视为最具潜力发展的新兴市场,而国家多项政策包括“十三五”规划及“一带一路”倡议等,将逐步促进内地经济转型升级、加强与世界经济融合。
2016年上半年全国发光二极管累计产量依然呈现增长趋势,而上半年白炽灯总产量却持续下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LED照明的渗透率正稳步提升。同时,2016年上半年我国照明行业累计营收超2万亿元,表现依然十分抢眼。而在此背景下,我国超7成LED企业出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
由于,照明是人们日常生活"刚需",且全民节能意识有明显提升,随着中国对环境问题日趋关注,市场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亦相对上升。据调查发现,40%的受访灯饰展展商及买家认为LED及环保照明于2017年有最大的增长潜力,比去年同期上升14%,其次为商业照明及家居照明。而随着LED照明产品产量增加,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未来一至三年内,零售价及出厂价都会有所下降。而在LED产品的应用范畴方面,32%的受访者认为室内家居照明在未来两年最具发展潜力,而21%则认为智能照明系统相对有潜力。
(一)居家照明及商业照明行业所处阶段
1、现有公司间的的竞争
中国LED照明产业主要是照明应用,市场准入门槛低,技术依赖性低,涉足企业鱼目混杂,有晶元大厂、光源封装厂、灯具五金或电子配件厂、灯饰城、灯具批发城、灯饰专卖店、家居卖场等,争相新品推广市场,导致照明产业产品种类多、品牌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尤其近年全球需求紧缩,产能却盲目扩张,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行业洗牌在所难免。赛尔富远离红海,采取细分市场差异化产品策略,专攻海外专业市场,避免恶性竞争。
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全球积极响应节能环保并加快投入,LED照明应用是兆级产业,在这个大蛋糕面前,集聚着想分杯羹且比赛尔富实力雄厚的公司。韩国三星、中国美的都是以家用电器起家,也纷纷涉足LED照明;浙江上市木林森集团做皮鞋、德力西集团做电力设备、比亚迪汽车等也先后搅局LED照明产业。随着国际产业巨头和国内实力厂商进入中国照明市场,国内很多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面临市场挤压或被并购的风险,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或将直接被淘汰出局。赛尔富必须沉着应对,应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力度,将对手拒之门外。
3、替代品的威胁
LED光源被认为是第四代光源,具有革命性无以伦比的应用优势,但相比其他光源,其整体结构复杂,成本也相对较高,是发展障碍。比如第三代光源荧光灯派生出三基色,发光效率同样高,且整体装置结构简单,价格必然低廉,极有可能成为替代品。还有金卤灯、无极灯、OLED等光源,只要有重大技术突破,LED光源应用地位就可谓岌岌可危。赛尔富紧跟技术前沿,全方位捕捉相关信息并消化,作为重大决策依据,排除经营风险。
4、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 LED 照明企业已有 3000-4000 家,LED 照明产业飞速发展,各式灯具花样百出,价格的差异也是相当明显。生产 LED 与 LED 灯饰的厂商为数众多,不同厂商选用不同品质的 LED 造成 LED 灯具价格差异较大。LED照明行业目前整体供大于求,买方市场已确定,消费者面对花样繁多可供选择,自然有一定的议价能力。赛尔富产品符合欧美发达国家技术标准,并质量可靠深受顾客青睐,其专为大客户提供ODM专属服务而非零售,双方合作关系稳定,项目是否开发基于产品价格双方前期承诺。
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LED照明应用服务的载体是LED灯具,其成本主要包括芯片、封装、散热、结构成本、电源等,其中芯片和外延片的成本占70%。LED照明下游应用市场准入门槛低,小微型企业众多集中度低,而LED上游芯片制造和外延片集中度高,主要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大尺寸芯片依赖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和台湾企业。行业集中度不平衡,造成下游LED照明应用端缺少话语权,幸好前几年上游国内外都盲目扩张,总体供大于求,不得不争相降价。赛尔富属于LED照明应用专业规模企业,光源年采购超亿元,是上游国外芯片公司争夺的对象。赛尔富与上游各国外公司保持业务合作,争取利益最大化,同时规避采购风险。
6、品牌消费观念日渐深入
在照明市场,不少经销商反映,家用照明消费者对灯具的消费由感性消费更趋理性,由最初的从外观款式、质感、现场感觉等判断因素逐渐过渡到对名品牌、高质量产品的选择上,尤其是高端市场的消费者。他们在选择高档灯饰时必然更加注重灯饰的品牌和质量,对决定灯饰内在价值的材质和制作工艺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2018年,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品牌观念也会逐步由高端消费者深入到中低端消费者。
7、节能环保需求日增
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大型商厦的能耗高居榜首。据统计,“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比例很大,约为40%;中国目前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23%左右,预计到2017年将提高到50%左右”。其中,照明用电占商厦用电量的40%~50%。而且商店成为照明用电大户,并呈现递增趋势,商家们纷纷反映,电费是仅次于人工费的主要开支。因此,不少商场、店面对节能环保照明产品的需求日增。2009年,沃尔玛与霍尼韦尔朗能加强合作,采用霍尼韦尔LED节能照明,在各地广建新型环保节能店。这为今后节能环保照明产品更进一步走进商场、超市、专卖店提供了参照。
8、光环境需求专业化
据市场调查,90%以上的商家对商店照明的重要性表示认可,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产品展示的光环境需求越来越专业化,对定制性产品的需求旺盛。2009年6月,国内一照明企业带来了全新研制的照明系统,国外市场称其为DIY照明系统。这一照明系统中,光源自由组合,有金卤、豆胆、荧光三种商业照明常用光源。不同的光源可以根据商业环境的不同和改变在导轨上自由滑动,自由改动位置。外观既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圆形的和别的几何图形,属于定制产品。这一照明系统为珠宝商店、服装店等提供了更为系统和专业的解决方案,掀起专业照明设计高潮。
总结:
尽管目前全球照明市场竞争激烈,但是LED照明产品渗透率持续增长。得益于照明技术提升和产品质量标准化,LED照明产品价格壁垒实现了突破,逐步发展成为日常性消费用品,并广泛应用于居家、商业办公、医疗、工业照明等多个场景。近年来,全球绿色意识兴起,而中国工业化发展所导致的社会环境问题日渐严峻,中国推动绿色照明产业发展势在必行。在这种背景下,中国LED照明产业在顺应全球照明市场趋势的同时,要大力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并创新金融合作模式,充分借助互联网时代不断更新的智能化技术,对照明产业产品进行革新,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中国LED照明产业转型升级。
(二)居家照明及商业照明市场分析
居家照明及商业照明的市场调查分析(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