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中介公司大量成立,从社会各类人员中吸送了大量的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层次繁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又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其次从业人员的流动性也较大。这些都使从业人员之间无论是在专业素质还是职业道德乃至服务意识等方面都有着较大差距。同行业之间恶意诋毁和竞争,经常以低佣骗取客户信任,高价吸引业主,以达到搅黄同行成单的目的。
(三)信用缺失、社会信用度低
作为存量房交易的重要环节,中介机构在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不少中介平台因低价假房源、虚假房源等一度陷入诚信危机,包括我*家、*原、房*下等中介机构都曾出现类似问题。房地产中介机构在服务过程中,过分强调经济利益,无视职业操守,变相钻政策空子,损害交易双方利益。发布虚假广告信息,引诱或欺骗消费者,赚取不正当差价,不当收取佣金甚至骗取中介费,业务操作简单化、不规范化。不主动告知甚至隐瞒重要信息,不当承诺或不兑现承诺,乱收费等违规操作。导致消费者的不信任,整个行业的社会信用度偏低。
(四)散、乱、差、小是房地产经纪行业主要特征
据统计,仅北京一地登记在册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大大小小有477家,它们彼此几乎没有信息沟通和共享,而每家的业务又都是遍布北京。在市场竞争格局中缺乏占绝对分额的垄断者。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中国房地产经纪市场发展的特殊性,所出现的一些房产中介组织脱胎或挂靠行政主管部门,即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政企不分。 地产中介行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其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由其员工的总体素质来体现。房地产中介市场准入门槛低,人员流动性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业管理不规范,进入与退出成本低,造成中介企业进出频繁,无序竞争。缺乏技术资本投入,经营模式单一落后,行业还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四、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发展对策
(一)品牌化战略、规模化经营
品牌创建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优质的服务,塑造强有力的形象,才能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信任。在消费者对品牌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服务品牌的作用日益增大。通过塑造自己的服务品牌,建立起独特的的企业形象,才能在今后的市场中独领风骚。实施房地产中介服务品牌发展战略是树立行业排头兵,加快行业发展的需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今天, 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一批代表行业形象, 体现行业综合实力、科技水平、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企业文化,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企业, 难以确立行业的社会地位和形象。房地产中介服务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要想实现诚信经营、阳光操作,在房地产行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必须打造一批房地产中介服务品牌企业。 只有这样, 才能树立起行业的排头兵, 使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学有先进, 赶有榜样, 从而提高行业的整体管理 水平, 加速行业的发展。
(二)主管理部门应加强行业监管
逐步建立健全房地产经纪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对经纪行业进行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要进一步健全房地产经纪专项配套法规,用健全的房地产经纪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它们的服务行为,使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房地产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对房地产经纪行业及其行为进行检查,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能。严格推行从业人员的认证制度,健全行业自律管理机制。由于大多数消费者缺乏房地产交易知识及合同谈判经验,对合同陷阱缺乏辨别能力,所以政府部门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制定房产交易合同示范文本,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收费标准、违约责任、并将收费条目清晰的列出,避免含糊不清。消费者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贪图蝇头小利,选择信誉良好,资本雄厚的经纪公司。
(三)完善房地产经纪机构和经纪人信用报告系统
目前缺乏经纪人信用档案,消费者对经纪人无从了解,部分经纪人的不良行为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经纪人信用档案可以让消费者了解到经纪人服务优劣,使消费者在选择经纪人时有了评判标准,促使经纪人服务质量提高。因此,应当由相关部门牵头建立经纪人信用档案和评价机制,提高经纪人信息透明程度。现阶段的重点应放在坚决取缔一切非法从业人员,严格管理注册人员的经纪行为,建立健全奖惩和退出机制。我国已建成约32个房地产信用档案系统,并与中国住宅和房地产信息网联通,但还存大覆盖面小,信息记录不完整等问题,应将经纪机构是否有营业执照、是否在建委备案、注册资金、客户投诉处罚、违规违法经营等情况及时录入并动态更新,将行业从业人员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四)互联网对房地产经纪行业的渗透
我国房地产经纪行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