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在许多方面,诸如融资、经营权限和范围、法律、政策及其操作上受到种种限制,国家在投资、证券收益和企业所得税方面对民营企业不能完全实行公平待遇,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使民营企业停滞在小规模、小范围内。民营企业遭受的歧视性待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往往处于二等甚至三等公司的地位,在经济活动中不能得到平等的待遇,主要是市场准入限制过多,行政审批过多过滥,企业经营的行业、商品和经营方式等加以特别限制;二是同外商投资企业相比,各级政府给予外商的某些优惠政策,国人所办的民营企业反而无权享受,有的行业甚至允许外商投资经营却不允许本国民营企业进入。
(三)组织与管理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依然很低下。好多民营企业管理者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依然保持着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表现为“家族”、“亲缘性”特征,好多企业还保持着家长制的作风,很难实现决策的民主化,有时候企业中的有识之士的才能被埋没,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民营企业大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生产企业,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样就造就了生产出来的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因此企业的发展规模也不会很大,所以这种生产模式就注定了企业不可能拥有高科技的科技含量的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由于受到小农意识的影响,较低的员工素质也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
四、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加大软环境整治力度,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公开曝光一起,不但要追究具体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二是实施对重点民营企业挂牌服务制度。三是要加大投资引导力度,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投资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放开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领域。四是个体工商户在申请注册登记时,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前置审批一律取消;对确需前置审批的,也要采取并联审批的方式,按照“工商受理、抄造相关、同步审批、限期反馈”的程序进行审批登记。对注册资本一次性注入有困难的,可分期注入、分步到位,最长期限可以延长至3年。只要工商部门发了营业执照,其他部门的手续即使不齐全的,也可以先干起来,然后再补手续。对申请设立非公司制企业但目前条件尚有欠缺的,可以实行预备期管理。五是给予民营经济享受招商引资同等优惠政策。六是有关部门向民营企业收取的有关费用,应依照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较合理的收费标准。监察和物价部门要加以监督。七是要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对在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办理不了的手续,就不应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免得办事人两头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产业发展导向,进一步落实好扶持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优惠政策。一要落实好企业用地政策,确保当年批准的民营企业建设用地落到实处。对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用地规划、指标上给予倾斜。二要落实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从财政补贴、低息无息信贷、税收适当减免等方面,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安置就业、扩大生产。
(二)采取措施,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是多渠道的。当前,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很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融资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融资机制灵活,另一方面融资方式多样。民营中小企业必须改变融资观念,加强融资管理,拓宽融资渠道,要改变过去完全依赖银行融资的思维方式,改变那种等、靠、要的融资行为。在融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风险观念、成本观念以及法制观念,增强财务杠杆意识。这些融资方式中,融资租赁对于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不错的选择。民营中小企业要积极加强与银行的信息沟通,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可以使银行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情况、管理水平以及发展前景,从而可以客观而准确地判断企业的信用水平,提高信贷成功的几率。同时,银行还能对企业进行有效地监督,防止错误投资以及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提升民营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民营企业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做好企业的“立法”工作.然后进行组织制度的 教育 工作,即企业的”普法”工作,接下来才是不折不扣地贯彻组织管理制度,即企业的执法”工作;最后还要有监督制度,即企业的”司法”工作。要做到企业全体员工人人懂制度,事事有制度,制度表格清晰,工作成绩有量化考核,建立起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分层分类的关键绩效评价体系。比如,高层领导可以采用述职报告制度,中基层员工采用季度绩效考评制度,操作层员工采用月度测评制度;对高层领导的考核更强调结果指标,对中基层管理者的考核要关注行为过程,对操作类员工要强调量化指;各级干部要重视绩效目标的设定和对下属的工一作辅导,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分配和晋升挂钩;要让人人都知道自己的工作权责和绩效考核指标,了解自己与同事的差距。这样就不仅给全体员工以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标准.而且使员工有公正、公平感,另外还能够相互激励,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