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结构在中国建筑工业化中发展的可行性
引言
我国的房屋建筑已经进入改革期。就目前我国房地产状况而言,一线城市房价节节攀高,地王不断呈现,二三线城市房价也是一路高歌猛进,环比降价的城市寥寥无几。说明我们普通老百姓还是很需要拥有自己的一套住房,所以国家出台政策要求加快保障房建设,来弥补目前钢需供应不足的局面。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也要求,““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一定要全力完成”。以往的传统的建造模式已经很难实现这一目标,所以要大力推广
预制装配式建筑,来完成这个目标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对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广阔。
预制混凝土结构在中国建筑工业化中发展的可行性
一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效益
(一)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技术优势
现在阶段研发的预制装配式模块化房屋的生产技术,是一套完善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适用于低层、多层建筑,可用于取代传统施工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甚至剪力墙结构,主要的技术优势体现在:
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技术预制率高,在施工现场湿作业少,建筑质量提高。运用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技术整栋建筑预制率可高达90%左右,构件因工厂严格把控下生产,构件的质量标准很高;施工现场湿作业量大幅减少,利用我们的专有技术,减少了房屋质量的差异性,可以很容易的实现构件连接,杜绝了大部分的质量通病,房屋整体性能好。
预制构件由工厂化生产,生产效率高,施工现场主要使用大型机械和专用工具,简单易操作,工人劳动强度低,且施工速度很快,例如一栋两层200平方的别墅,一般5天就可完成主体施工,从开工到精装修交房只要15天就可完成入住。
相比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难以控制,这几年工程质量事故频繁,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其中很多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分析造成这些工程事故的原因,与所采用的现浇混凝土结构体系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有很大的关联[1-5]。预制混凝土技术:可建造轻质高强的抗震结构。运用预制混凝土技术建造的建筑体,从建筑体结构上看,建筑物自重相对传统技术所建筑减轻许多,预制结构可以减少灾后救援和灾后重建的能源消耗;目前预制混凝土结构经过国内外大量的工程研究和实验,已经达到了对任何常用的框架,都可以采用拼装预制构件的做法来建造具有抗震能力的整体结构,从而解决了预制混凝土结构在抗震区建造的难题,有助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推广应用。
工厂化生产构件,质量效率提高
预制混凝土技术采用工厂化生产构件;既在工地建设施工前,建设所用的建筑材料构件,将优先在工厂定制生产完成施工时只需要把建筑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这种模式使施工现场操作简单化,施工人员劳动强度降低,有效的提高施工进度。
与传统的建筑工地现场浇筑混泥土工艺相比。预制混凝土技术在工厂化生产构件运送组装的方式,使劳动效率提高,且生产环境稳定,工厂控制条件下生产,质量有保障。同时工厂化生产的构件,具有定型化、标准化,使得预制混凝土构件相比较目前社会状态下其他施工方法生产的等效化构件,更加节省材料和人工投入;生产的既定产品出厂前都需要通过标准的检验,故质量保障率高。
位于美国夏威夷檀香山的阿拉莫那旅馆,是一座38层的全预制的混凝土建筑,其楼板的整体厚度为152mm,包括63mm厚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89mm厚的现浇叠合面层。若使用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按照楼面荷载和跨度计算,楼板厚度要达到229mm。由于该建筑总体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楼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结构,仅楼盖结构就节省2500mm厚的混凝土,不仅减轻了结构自重,还节约柱、梁、抗震墙和基础支撑体系的费用。阿拉莫那旅馆的成功为我们印证了预制混凝土结构技术下工厂化生产构件和传统浇筑混凝土工艺相比的优势所在。
建设速度加快,效率提升
预制混凝土构件完成后,一般经过工厂检验后统一运送到施工场地安装。预制构件通常在非交通高峰时刻运输,如午夜汽车流量相对较少的时候,有效减少对周围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例如在洪都拉斯SanPedroSula市Bufalo工业园区建造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悬索人行挢,桥中央的桥塔由两根柱支撑,主跨的预制桥面板和梁采用预制结构,整座桥的组合安装仅用时一个星期,而且施工过程中始终保证有两个逆向的车道通行。
建筑自重减轻,抗震性能提高
通过预制混凝土技术可建造轻质高强的抗震结构,使结构自重减轻,可以有效的减少灾后救援和灾后重建的能源消耗。目前预制混凝土结构经过国内外大量的工程研究和实验,已经达到了对任何常用的框架,都可以采用拼装预制构件的做法来建造具有抗震能力的整体结构,从而解决了预制混凝土结构在抗震区建造的难题。
预制混凝土结构技术所产生的经济优势
运用预制混凝土结构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传统的技术相比较,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使用的施工材料,人员劳力都要减少,且建设速度加快;使投资成本显著的的降低,投资运作成本回收加快。建设速度的加快,对周边影响时效缩短,使施工周边影响受损大幅缩小。
1 、使用材料,人工少,投资成本降低,投资回收加快
大量工程实例表明,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代替现浇结构可以节约550%的混凝土和40%的钢筋。据欧洲国家统计,按传统建筑方法,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节约人工25%~30%,降低造价10%一15%,缩短工期约50%左右。另外,预制混凝土结构由于减少了现浇结构的支模、拆模和混凝土养护等时间,施工速度大大加快。从而缩短了贷款建设的还贷时间,缩短了投资回收周期,减少了整体成本投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澳大利亚悉尼有一栋13层的楼房,上部结构均采用预制构件,梁柱接头采用的是预埋件焊接方法,柱与柱接头采用预应力钢筋连接(即通过施加预应力使柱与柱连接紧密),采用预制的楼板和墙板,基础采用预制桩基础,仅承台和基础用现浇混凝土施工,其全部施工工期仅用了三个月。
2 、建设速度加快,对周边影响时效缩短
预制构件制作完成后,先临时存放,然后直接运到施工现场安装,可以缓解现场施工场地紧张的压力,方便快捷。对于闹市区的百货公司、停车场、过街天桥这类工期紧、施工文明要求高的工程,尤其适用;有效减少对周围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预制混凝土结构在中国建筑工业化中发展的可行性(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