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绿色建筑现状及发展
摘要: 绿色建筑是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内涵及现状,通过对绿色建筑目前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和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 绿色建筑;内涵;现状;主要问题;建议
引言
生态建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来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是的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等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的先导。
西方对于绿色建筑的发展比中国要早。在1990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首个绿色建筑标准。之后,美国、香港、台湾、加拿大也相继推出自己的标准。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中主要包含三方面内涵: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绿色建筑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建筑概念。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建筑发展过程中,高能耗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现代化的建设中能源的消耗相当巨大,同时产生的污染物和建筑垃圾也是相当的巨大。在大发展大建设的大潮下,中国建筑却始终保持着高消耗、高污染的态势,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年。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不可能将大面积的耕地转变为建筑用地,而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减少,全球温室效应的产生不得不使新的建筑发展另谋出路。
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进入了全面的发展阶段。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07年以后,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及评价管理办法也逐步推出,完善了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1]。人们在逐步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可持续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崭新的建筑领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建筑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对整个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随着绿色建筑的投资建设和使用,人们逐渐发现,我们无论对绿色建筑本身,还是其施工方面的认识都还存在着一些偏差。笔者想暂且以此来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中国的绿色建筑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它本该有的潜力,在此基础上有更大的改进。
1 绿色建筑现状及分析
1.1 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的“绿色”,代表的是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对环境无害,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也叫做回归大自然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2]。
建筑对于建设来说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获取建筑所形成的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对建筑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追求,绿色建筑是在环保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人们在生活中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具体体现,绿色建筑注重的是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尽可能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其目的是建造一个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健康、适用和高效。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现状及发展(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