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没有严格做到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的灵魂,也就是要求我们根据本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五大要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选用产品,而有些建筑企业一味地追求市场占有率,在少水和缺水地区盲目建设雨水利用建筑,例如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来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然而在建设过程中才逐步发现了其前期论证的许多不合理之处,以至于后期出现工期滞后现象,因此,做到因地制宜是我们发展绿色建筑的关键,在我们投资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把问题消化在初始阶段。
1.4 我国绿色建筑存在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4.1 建筑市场发育不成熟 由于我国的绿色建筑是运作在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正处于发展中阶段,与之相适应的的一些法规、制度还不够健全,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在推行绿色建筑方面的经验和力度不足,尤其是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具体、完善、可行的制度和措施来规范建筑市场主体[4]。同时也缺少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规范各建筑企业的经营运作行为,才使得建筑市场主体中出现不规范、不切实际的行为。
1.4.2 绿色建筑理念的误区 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含义尚未明确,简单地认为绿色建筑就是绿化率高的建筑,而且目前全社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缺乏绿色建筑的基本认识和主动意识,尚未将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贯彻到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5]。
1.4.3 绿色建筑成本高且构成复杂 首先,开发绿色建筑任重而道远,绿色建筑如果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开拓进取,需要不断研制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就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此外,接受和掌握新技术,需要对工程师、技术人员、生产工人进行培训,则相应会增加成本[6]。其次,全寿命期的各阶段中都产生了全寿命周期成本,每个阶段的成本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各个阶段的成本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然而总成本又不是各个阶段成本的简单相加。再者,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主体具有多样性,从业主到政府部门都参与其中,绿色建筑蕴含了复杂的成本投入结构,复杂而高额的成本给绿色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2 改进和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议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全方位、全过程的发展绿色建筑 首先,要规范的是政府行为,要全面监督、规范绿色建筑材料及施工程序,打破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彻底清除并废除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的带有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内容的规章。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以任何形式阻挠外地绿色建筑企业进入本地市场,或者对阻挠外地绿色建筑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行为纵容、包庇,限制公平竞争。其次,规范建设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实行建设项目法人、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对绿色建筑材料及施工的各级监督机制,对违法违规的市场建设主体和人员实行禁入制度。
2.2 提升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要想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建立宣传绿色建筑的理论基础、设计理念和技术策略的教育培训基地,提升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普及绿色建筑知识,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正确认识,树立节约意识和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绿色建筑的理念不仅要作为一种制度、一种意识被人们所接受,而且要作为一种道德风尚深入人心。
2.3 政府部门要采取强制推广与市场自主调节相结合的方法促进绿色建筑业的发展,在适当的时候要把政府这只无形的手伸出来加以宏观调控,规范建筑市场,起到良好的领导示范作用,要求所有新开发的建筑都必须符合绿色建筑技术标准要求,在各级政府节能减排考核体系中加入发展绿色建筑因素,不断完善供热计量收费制度,促进供热体制改革的加速,大力推进供热计量收费制度,加快供热体制改革,研究出绿色建筑财税激励政策,制定财政基金扶持鼓励绿色生态小城镇与绿色示范城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研究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7]。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法制体系,提出推进绿色建筑的各项法律要求,建立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材料及设备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建设行业绿色转型,指导各地健全绿色建筑地方性法规,建立符合地方特点的推进绿色建筑的法规体系。
3 结语
当前绿色建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遍及全球各地,可再生能源与绿色部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不仅数量显著增长,而且绿色意识与观念正深入人心,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良好预期正逐年上升。
目前欧洲的绿色建筑市场处于全球的最高水平,绿色建筑增长最快的区域将在亚洲,调查显示,亚洲区域从事绿色建筑的企业将从目前的26%增至73%。56%的企业预期为了绿色建筑将带来良好的销售和利润增长。在未来,太阳能、风能、地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将大幅度提升。
全球建筑市场正在经历向绿色建筑的广泛转变,绿色建筑在未来将逐步成为全球市场的主流。
参考文献:
[1]胡世岩.浅议绿色建筑及其发展[J].科技风,2012,18:148.
[2]张慧萍.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成本研究[D].重庆大学,2012.
[3]丁玉龙.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2,14:183.
[4]曹雪姣.山东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2012.
[5]张婷.试析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265.
[6]王兴杰.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进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2.
[7]韩鹏.绿色建筑建造成本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